第四章 (第7/13頁)
唐七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被大羅天上清境的元始天尊與西方梵境的大慈大悲觀世音同力點化,是世家一貫的教養法。
鳳九小時候就更仰慕東華些,一則他救過她的命,更深的是崇拜尊敬,她覺得他全是靠自己,卻能以一己之力於洪荒中了結亂世覆手乾坤,十分了得。
能在洪荒殺伐的亂世裡坐穩天地之主的位子,其實是件不大容易之事,手段稍見軟弱,下頭便沸反盈天亂成一鍋粥,唯有鐵血無情的鎮壓才見得些許安定。即便後來隨著天族一脈逐年壯大,東華漸移權於時年尚幼的天君,自己入主一十三天太晨宮享清福了,當年的鐵血之名在六界也是仍有餘威。因此今次燕池悟妄想以七千生靈來要挾他,難怪他會那麼輕飄飄地問上一句,是不是忘了他當年執掌六界時的風格。東華他,確然不是個有大慈大悲大菩提心的仙。自古至今。
其實,東華到底算不算一個仙,還有待商榷。
鳳九小時候暗地裡愛慕東華,為了解他深些,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蒐羅了記載他的許多史文。這些史文大多是弘揚東華的功績,滿篇言語全是拗口的好聽話。唯有一卷廢舊的佚名書提了一段,說父神曾對東華有評介,說他的九住心已達專注一趣之境,因此而一念為魔、一念為神。鳳九的禪學不佳,謄抄了這句話裝模作樣地去請教她小叔白真。
白真雖顯得一副靠不住的樣子,到底多活了十來萬年,這麼一個禪學還是略懂,解惑給她聽:所謂九住心乃修習禪定的九個層次,即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和等持,若是一個人內心已達專注一趣這個境界,便是心已安住,百亂不侵了。心既已安住,那為魔為神都沒有什麼區別,端看他個人的喜好,他想成什麼就成什麼。倘若九住心達到等持之境,更是一番新氣象。世間只有西天梵境的佛祖修持到了這個境界,悟得了眾生即佛陀,佛陀即眾生之理。
鳳九捺著性子聽完,其實被他小叔住啊住啊的住得頭昏眼花,覺得跟個禪字沾邊的東西果然都玄妙得很。但為了更懂東華,她私下回去又絞盡腦汁地尋思了許多天,琢磨出來那句話興許是這麼個意思,說東華從前非神非魔,後來擇了神道棄了魔道。但他為何選了神道,她琢磨不透,在她幼年的心中,神族和魔族除了族類不同,似乎沒什麼區別,況且魔族還有那麼多美女。
她識得的人裡頭,除了祖父母,唯餘十裡桃林的折顏上神離東華的時代近些。她收拾行囊,駕了一朵小云彩到得桃林。假託學塾的夫子此次留的課業是洪荒眾神考,她被一個問題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