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前便辭去一切職位,孤身投入曠野。
由於辭得乾淨,我走得很遠很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
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從學術上說,我是從文字文化走向了生態文化。
我的生態文化,也可算之為山河文化。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二
那麼,就讓我們簡單掃描一下中華文化的生存狀態。
地球,這個在銀河系中幾乎找也找不到的小顆粒,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陸地。在一塊塊陸地中,最大的一塊是歐亞陸地。在這塊陸地東邊,有一個山隔海圍的所在,那就是中國。
中國這地方,東部是大海,西北部是沙漠,從西到西南,則是高原。光這麼說還顯得平常,因此,必須立即說明,大海是太平洋,沙漠不止一個,都很大,而高原則是世界屋脊。那就是說,這是一片被嚴嚴實實“封”住了的土地。
在古代,那樣的海是無法橫渡的,那樣的山是沒人攀越的,那樣的沙漠是難於穿行的。結果,這地方就產生了一種“隔絕機制”。幸虧,它地盤不小,有很多山,很多河,很多平原,很多沼澤。人們安於一隅,傍水而居,男耕女織,春種秋收,這就是多數中國人的生存狀態。
這種生存狀態又被說成“靠天吃飯”。一個“天”字,就包括了氣溫、氣候、降水量以及與之相關的種種自然災害。
“天”怎麼樣?從中國最近的五千年來說,開頭一直溫暖,延續到殷商。西周冷了,到春秋、戰國回暖,秦漢也比較暖。三國漸冷,西晉、東晉很冷。南北朝又回暖,暖到隋、唐、五代。北宋後期降溫,南宋很冷,近元又暖。明、清兩代,都比較冷,直到民國,溫度上去一點,也不多。
氣候的溫度,或多或少也變成了歷史的溫度。我在《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著
)上找到一幅氣溫變化曲線圖,據註釋,此圖採自於《中國文化地理》(王會昌著
)。這幅曲線圖把氣溫和朝代連在一起,讓人聯想起一次次無奈遷徙,一次次草衰風狂,一次次生態戰爭,一次次荒野開拓,一次次炊煙新起……
我相信,不管說大說小,生態原因都是歷史的第一手指。即便從最小的角度看,那些著名戰爭的勝敗,其實都與歷史學家所強調的將士多寡、君主賢愚,帷幄謀略關係不大。根據傳說資料,黃帝能夠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