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敗突厥的同時,大唐也迎來了貞觀之治。[30]
貞觀之治的代表人物是魏徵。
魏徵本是李建成的人,官職太子洗馬(洗讀如顯),官階從五品。他的職位雖不高,卻是“太子黨”的核心人物,曾經力勸李建成及早對李世民動手。因此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家兄弟?
這是大興問罪之師,來勢洶洶,咄咄逼人。
魏徵卻不好回答。賴賬是不行的,誰都知道他的立場和作為。解釋也不行,越解釋越不通。認賬更不行,那是把自己往死裡送。何況李世民提出的根本就是偽問題。他們兄弟你死我活,哪裡是因為有人挑撥,又豈是誰能離間的?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要這麼問?
為了給自己開脫罪責,也為了將驚天血案輕描淡寫。按照這個問題的內在邏輯,玄武門之變是他的自衛反擊,而李建成和李元吉要除掉自己,則是被小人挑唆。
但,這個問題又為什麼要問魏徵?
因為需要魏徵亮出觀點。魏徵是太子黨中最有頭腦和影響力的人,他的回答不僅代表著李建成集團殘餘勢力的政治態度,也將決定大唐的政局和命運——如果魏徵質疑玄武門之變的正當性,那就不知道會有多少顆人頭落地。
魏徵的態度又是什麼?
不卑不亢,神情自若。
他說:先太子如果早聽我的,哪有今天?[31]
所有人都嚇出一身冷汗。
李世民卻如釋重負。他馬上改變態度,非常禮貌地請魏徵到自己身邊來工作。因為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東宮與秦王的鬥爭沒有是非,也無關乎道德,只有一個誰先下手的問題。因此,此案將按照成王敗寇的邏輯進行解釋。魏徵的個人態度和立場也很明確:士為知己者死。
難踢的球,被輕輕踢了回去。
毫無疑問,魏徵這樣回答並非沒有風險。李世民如果聽不出言外之意,他就只有死路一條。但,故太子雖然算不上知己者,好歹也有知遇之恩,那就為他去死好了。
魏徵把命運交給了上天。
李世民卻接住了球。他立即就作出反應和判斷:與其殺了魏徵,讓他為李建成去死,不如委以重任,讓他為自己而死。他甚至接受魏徵的建議,同意太子餘黨參加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葬禮。如此豁達大度,化敵為友,不但迅速地穩定了政局,也壯大了力量,終於造就貞觀之治。
這就是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