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瑀乃是骨鯁大儒,說話直言不隱,尤其是涉及民生,決不妥協。
羅士信搖頭道:“蕭相誤會了,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考慮救人,而是比起考慮救人。我們現在要做的更應該派人堵住黃河決堤,派人使船營救困在水中的河南百姓。這樣多管齊下,才能將損失降至最低。”
蕭瑀一怔,點了點頭道:“這號召百姓搶修堤壩,營救災民,不失為一個良策。只是百姓受災,自顧不暇,怕是沒有多少人會響應。”
羅士信正想將手中的象牙朝板丟砸過去,這麼笨,腦子那麼不靈活,怎麼當這個宰相的,耐著興致道:“為什麼要捨近求遠,我大唐的將士來幹什麼的?保家衛國,可不只限於打仗殺敵。百姓有難,我們一樣能夠出一份力。關中十二軍,有數十萬常備兵力,在這危急時刻,我覺得可以出兵救災。”
羅士信這話在朝堂上引發了一陣騷動,抗辯聲不斷,但諸多人卻陷入了沉思。
羅士信的想法念頭有些想當然,更有些超前。
出兵救災在現代新世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要國內出現災情,不顧危險安危衝在第一線上的永遠的可愛的人民解放軍。尤其是特大洪水與大地震這般嚴重的天災面前,那些一線上的人民解放軍毫無疑問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是以羅士信本能的覺得這出現了災情,他們這些兵卒應該第一個衝上去。而不是在這朝堂上聽著,滿朝的文臣商議什麼救人救災,防止瘟疫騷動。
這些東西倒也不是不重要,但是總的分個輕重緩急是不是?
這把兵派出去救災,然後在坐下來慢慢的詳細的商議出一套合理的救治方案。
這才合情合理,這一坐下來就說個沒玩沒了,那不是捨本逐末了嘛?
羅士信卻是不知,因為通訊能力差,機動性又不強。往往天災傳到京師,地方上已經毀得差不多了。徵調大軍,反而成了無用之功。
對於天災來臨,通常皇帝能做的事情就是去祈福,去祭祀,甚至下詔罪己,表示這是老天對他的懲罰與考驗,然後派遣地方官員去治理,或者從中央派去一名能幹的官員負責。古代的兵以防衛為主,還沒有深入災區去救援百姓的。
所以羅士信這個提議還屬首創,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很有新意,但未必不可行。
滿朝文武也陷入了沉思中去。
羅士信此刻見眾人反應,也知問題所在,自己又在不知不覺中將二十一世紀的習慣常識帶到這裡來了,想了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