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木火之神,生物東南,金水之鬼,終物西北。
二者之情,其與春夏生物、秋冬終物相似。”鄭說很具體,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和鬼神情狀的道理講的很透徹。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天地陰陽二氣的執行,形成了光明與幽暗,二氣聚合、伸長,就是生成,就是神;二氣遊散,歸去,就是死亡。萬物的春夏生長,就是大自然陰陽二氣的聚合而伸張,就是所謂神,就是神的情狀萬物的秋冬收斂,就是大自然的陰陽二氣離散而歸去。就是所謂鬼,就是鬼的情狀。
對孔子《繫辭》這段難解的話,陳夢雷總結前人的觀點,作了淺顯而較為全面的論述。他說:\"......以《易》之陰陽,知天文地理之有幽明,見了極陰生則漸幽,陰極陽生則漸明,終古天地皆如此。知其所以然之理,所謂知幽明之故也。......天地之化,雖生生不窮,然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
以《易》中陰陽二氣之聚,推其所以始,則可以知生之說;以陰陽二氣之散,推其所以終,則可以知死之說人之生也,精與氣合而有物,故為神,精滅則魄顯於地,氣絕則魂遊於天。人之死也,魂與魄離而為變,故為鬼。“..離合聚散,屈伸往來於天地之間,調之鬼神。然要不出於《易》之陰陽可知也。蓋精也,魄也,皆陰之屬也;氣也,魂也,皆陽之屬也。精氣為物,陰陽二氣聚而為神也。...-.遊魂為變,陰陽二氣散面為鬼。....--鬼者歸也,.....神者伸也。....--其聚散久近,
則陰陽之變化而不可穿話。而其自無之有,自有之無熟無板。太極而生陰陽,陰陽仍歸於無,此鬼神之情坎可以易知之者也。”《周易錢述》
芳子:先生,您講的,我聽得明白。可您引用的詩多古文,我卻不能完全聽懂。
那不要緊,以後你有工夫還可以慢慢去讀前,你只要抓住要點,知道孔傳《繫辭》裡所說的鬼神之情狀,不是巫婆所鬧的鬼怪神靈,而是周易所講的射陽二氣屈伸聚散,充寒乎天地之間,造成生生死死,忽有忽無,真真假假,變化莫測的情況而已。你懂了嗎”。
芳子:若說其中的道理,不過,原文和引文的具體意義,還需要進一步細心鑽研。
也同樣需要進一步鑽研。為了真正弄清鬼神情狀的含義,還是需要引述一下權威學者的意見,關於這個問題,《二程集》有兩段記載,都是伊川先生講的。
一“問:‘《易》言鬼神情狀,果有情狀否?日:‘有之’。又問:‘既有情狀,必有鬼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