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問神卷(4) (第5/10頁)
【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皇疏以為約儉,劉疏以為約束,皆不如子云勝己之私之說之精。左傳昭公篇引孔子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孔疏引劉炫雲:“克訓勝也,己謂身也。身有耆欲,當以禮義齊之;耆欲與禮義交戰,使禮義勝其耆欲,身得歸復於禮,如是乃為仁也。”朱子論語集註雲:“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慾,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慾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皆本子云為說,實較馬義為長。劉疏乃雲:“法言謂勝己之私之謂克,此又一義。劉炫援以解左傳‘克己復禮’之文意,指楚靈王多嗜慾誇功伐而言。乃邢疏即援以解論語,朱子集註又直訓己為私,並失之矣。”此則墨守季長,意存伐異,非篤論也。勝己之私則寡慾,所謂剛者強志不撓,武之至也。逸周書諡法雲:“剛強理直曰武。”然則孔子以為仁,子云以為武者,仁是克己之效,武則克己之德也。注“訓,順”。按:訓、順並從川聲,音、義俱同,古書互為通用。洪範:“於帝其訓,是訓是行。”宋微子世家“訓”皆作“順”。詩烈文:“四方其訓之。”左傳哀公篇引作“順”。本書修身:“上士之耳訓乎德,下士之耳順乎己。”亦訓、順互文。說文:“順,理也。”漢書韋玄成傳:“五品以訓。”顏注云:“訓,理也。”注“克,能”。按:“克,能”,爾雅釋言文。洪範:“二曰剛克,三曰柔克。”馬注云:“克,勝也。”鄭注云:“克,能也。”按:能亦勝也。史記田敬仲世家:“寡人弗能拔。”索隱雲:“能猶勝也,言不勝其拔。”勝之本義為任,引伸為力能過之。能義亦然。能從聲,古音奴來或奴代切。今才能、知能字轉奴登切,而訓勝者乃以耐為之。下文雲:“勝己之私之謂克。”明克是勝。李訓為能者,能,奴代切,即今“耐”字也。注“不諭”。按:論語云:“樊遲未達。”皇疏雲:“達猶曉也。”曉、諭同義。注“順其理也”。按:釋名釋言語云:“順,循也,循其理也。”注“惟公亮也”。按:勝私則公,公則明,故云公亮。
為之而行,動之而光者,其德乎!或曰:“知德者鮮,何其光?”曰:“我知,為之;不我知,亦為之,厥光大矣。〔注〕所謂大人用之,不為善惡改常;日月用之,不為賢愚易光。必我知而為之,光亦小矣。”〔疏〕“為之而行”者,施於事則無不通。“動之而光”者,發於身則令聞廣譽集之。詩假祿:“顯顯令德。”鄭箋雲:“顯,光也。”又韓奕:“不顯其光。”箋雲:“光,猶榮也。”行、光亦韻語。“知德者鮮,何其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