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中總結,1995年上半年,行遠的產品銷量整體走向要比去年好不少。
自卸車銷量突破了2000輛,各種挖掘機的銷量超過了200輛,水泥泵車銷量略低,也有49輛。
雖然總銷量看起來很少,但產品單價高。加上縫紉機的銷量,上半年總營業額超過了兩個億。
遠夏重新給公司定下了新目標,爭取到年底營業額超過5億。
看起來不少,但對曾經有過年營業超過幾百億的遠夏來說,這還只是個小目標。
況且跟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們來比,行遠賺的,不過是些零頭而已。
當然,銷量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還太窮,投入基建的錢還太少,老百姓也窮,私人買得起挖掘機的非常罕見。
採購部詢問了國外多家液壓泵生產商,德國、美國、日本的都問過,願意賣給他們液壓泵的有,但居然都限量銷售,能達成長期合作的很少。
最後找到義大利一家叫邁索瑞的品牌,對方生產應用於建築機械、農業機械的液壓泵,不限量,提供定製,正好能解決需求。
遠夏也不是新手,他猜到是自己今年連續搶了小松和卡特彼勒的單子,引起了競爭對手的警覺,他們應該跟很多液壓泵生產商串通一氣,從源頭上斷了自己的供應,這樣就能限制行遠的產量,減少競爭。
這兩年,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國際大品牌都在中國開始創立獨資與合資公司,跟國內的工程機械製造廠合作,他們都想利用合資產品來瓜分中國市場。
既然這樣,行遠就該低調一些,利用這段時間韜光養晦,研發技術,夯實基礎,豐滿羽翼,慢慢發展,等到時機成熟,再一飛沖天。
幸運的是,行遠有讓他慢慢發展的大環境,因為工程機械行業不像別的行業那樣卷,工程機械的技術門檻高,出成果慢,不太受資本青睞。
資本喜歡那種短平快的投資專案,比如家電,生產線簡單,而且市場廣闊,銷量巨大。
這兩年明顯就可以看到國內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行業競爭逐漸白熱化起來,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你能做我也能做,大家一窩蜂地做家電。
為了賺錢,品牌商就開始打價格戰,你降價我降價,大家都降價,最終獲利的自然是老百姓和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國外零部件商家。
是的,哪怕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這樣技術簡單的行業,國內商家也很少靜下心來去鑽研技術,核心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