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1/4頁)
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是20分。”
“我是做產品的,我的產品比同事做得都漂亮。其實我們剛出模型的時候,大家都是78分上下。可他們幾乎所有人的修改都只盯在細節上。要知道,這時候滿分不是100分,沒有人知道滿分是多少,但每個人都知道細節上有2分改進的餘地,所以很多人眼裡滿分就是80分,他們從第一遍改到第十遍,每一遍都是在細節上翻來覆去。他們不知道,只要在需求上小小動一下刀斧,就可以輕鬆逼近98分。”
“為什麼他們不動需求呢?”
“百分之九十的人看不見需求部分哪裡可以動刀。百分之十的人覺得這樣動刀太猛了,不敢動。一個需求問題可以派生出一萬個細節問題。絕大多數人寧願動一萬次小刀都不肯動一次大刀,一是因為動大刀要冒著全盤推翻的危險,二是因為他不知道動大刀該從哪裡下手。因循自己固有的方向不斷改進是動小刀,改變方向是動大刀。但很多人找不出最優的方向在哪兒。”
我清醒了不少。
“還有,儘量少拆穿人家。如果只為證明自己的存在與高明就拆穿別人,反而不高明瞭。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餘地。”我知道他在說那次路遇小姑娘的事。
這場談話讓我再一次對他刮目相看。
6
那次談話後我和朱一發就沒有再聊過。我們雖然都有對方的電話和qq,但我的qq永遠是隱身狀態,他好像也是。我把他放在靠上的分組裡,但從未見他頭像亮過。我沒有在節日發祝福簡訊的習慣,他也沒有。我以為他就如我人生裡出現過的很多人一樣,從此不會再見了。
一個月前,老陳從深圳來北京出差。他比我年長二十多歲,是之前在廣州認識的朋友,我們約在紫竹橋附近的一家咖啡廳見面。我竟然在那裡碰見了朱一發。那兒離我們誰的住處都不近,北京這麼大,兩千萬人,只能說是緣分。我問朱一發幾人,他說就他自己,沒事隨便坐坐喝點東西。我感覺他的眼神有點怪異,但也來不及細問。我說約了朋友,他說你們聊吧,我晚上也沒什麼事,待會兒送你回去。
我這才看見桌上躺著一把車鑰匙。他自己的車?不至於這麼快搖上號吧?
我和老陳吃完聊完,老陳要打車回酒店,朱一發說,乾脆我順道送送這位大哥得了。
車在三環上疾馳。前方紅燈亮起,車速絲毫未有減慢的趨勢。我轉頭看,朱一發表情如木偶,似乎根本沒看見紅燈。我陡然想到他兩年沒更新的簽名,聯絡到他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