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別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謂聖人之道?
道家以無為而治、為而不爭、善利萬物、天人合一為聖人之道;法家以謹修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去智與巧為聖人之道;縱橫家認為在隱與匿;兵家在謀在勢;墨家尚賢尚同……
唯獨儒家,經過多年發展、吸收、辯論,最終形成以仁義禮智信為聖人之道的核心。
仁義為先。
而又正所謂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
所以,在周弼的眼中,順應大乾振興文脈國策的走勢,哪怕只是製作出有利於文化傳播的器具,也足以稱之為聖人之道。
當然,這也不能說錯。
畢竟能夠位列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地位,哪怕後世電子資訊科技來了,也得俯首叫“爺”。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眼下還並沒有所謂的印刷術。
只有拓印。
若不嚴謹,稱其為起始於漢靈帝時期的印刷術也並非不可。
但它終究與印刷術不同,只運用於雕刻或石刻等物之上,是對其表面的手工複製品,具體用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因為雕刻的文字是陰文,所以在紙張上往往顯示的是黑底白字。
這極大限制了文字作品的傳播。
以至於在如今的大乾,這種只有在拓印碑文時候才會用到,正常情況下出書,依舊以手抄為主,所以哪怕早就有了造紙術,書籍也依舊是極為寶貴的東西——寶貴的是內容。
而葉青要做的。
說是改進拓印,實則是直接把印刷術弄出來,而且還不是從基礎的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而是直接跳到活字印刷術!
這玩意兒……
別說是領先一個時代了,簡直可以說是領先兩三個時代!
怎麼能讓周弼不瘋狂不激動?
“別激動,大人別激動。”老頭年紀畢竟很大了,葉青生怕他一激動再給嘎了,急忙拉扯對方,“學生既然能提出來,自然是胸有成竹,只不過還需要試驗……”
“多久?”周弼立刻跟進。
“呃……”
葉青思考了一下,前世的時候,活字印刷術有好幾種,泥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其中木活字對後世影響是最深的,也是最常用的。
但如果要最快見效的,那還得是泥活字。
眼下他只需要把技術先弄出來,將就著用,後續再由工匠們慢慢改進,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