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明察暗訪 (第3/12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凌說道:“呃……我也不知他們屬於誰的軍隊,不過我記的領兵的都司名叫畢春。”
柳彪聽了失聲笑道:“大人,龍山衛所的指揮使正是畢春,其實南兵北調,為防朝廷看出破綻,所徵調的軍隊通常都是從各地衛所中抽調精銳充數,由於此事對江南各地衛所均有好處,所以各位將領都很支援,大人所見的畢春軍隊必定也是幾支衛所拼湊起來的最強戰力了。”
楊凌聽了發了半天愣,才恨恨地道:“好手段,別的事我尚可隱忍一時,他們自毀長城,這卻忍讓不得了,我就先拿他來刀,殺雞儆猴,讓沿海的衛所都收斂一下,你繼續蒐集他們的情報,注意不要打草驚蛇。”
柳彪興致勃勃地道:“卑職遵命,這第二位,再說說織造稅監鎮守李大祥,蘇杭絲織業分工極為嚴密,現有車工、紗工、緞工、織工等專門的工匠,開設織造坊的大富商還聘用了大批專門負責打線、染色、改機、挑花的女工。李大祥為人倒是不太囂張,不過蘇杭織造天下聞名,其利甚大。他暗中以親信冒充商人,利用職權壓價收購,從中牟取暴利,蘇杭一帶的富豪敢怒而不敢言。比如松江府百姓大多以織布為副業,日成一匹,萬千百姓每日產出的布匹就是日以萬計,嘉善地區小民以紡紗餬口,產量也是極大,此地有句話叫‘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這些布匹紗紡全被他壟斷壓價收購,再集中轉賣四方,從中可以獲得暴利,所以他自然不必像袁雄一般搞得天怒人怨。況且湖州一帶種桑養蠶,山東河南百姓大多種植棉花,蘇杭織造需要從這些地方大量運入原料,由於袁雄掌著關稅,阻礙這些東西的運送,對他發財大是不利,所以他和李大祥矛盾很深。”
楊凌暗暗點了點頭,其實集中採購、轉運、出售自有它的好處,如果李大祥盤剝的不是太過厲害,能給百姓留個活路,這件事此時大可不必與他計較。
畢竟自己雖掌著稅監司,卻不能親自坐鎮天下各地,最後還是要依靠這些人來為他辦事,如果朝廷從法制上、制度上不能盡善盡美,換上一批人不見得就比他們廉政。想要吏制清明,不是一躕而就的事,就算沒有這些權監,有這等暴利可圖,換上一批官兒來難道就沒有貪官?
楊凌想到這裡點頭道:“嗯,此人雖然貪墨,心倒不算太黑,是個可以攏絡的人,對了,這位莫清河莫公公又如何?”
柳彪笑道:“三位鎮守太監中,名聲最好的便是這位莫公公,江南田賦是折徵銀兩不收實物的,本朝開國之初,就規定米麥四石折銀一兩,後來折銀率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