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計然七策,讓勾踐和范蠡大開眼界。
“計先生,你太有才了,你來替我管理國家怎麼樣?”勾踐這時候已經是計然的鐵桿粉絲了,立即發出邀請。
“大王,我這人經商還行,別的不行。行軍打仗,外交辭令,設計謀劃,當機立斷,這些,范蠡最有能力。管理國家,安撫百姓,這些方面,文種最在行。所以,大王應該跟他們多溝通。”計然很謙虛,也很實在。
計然的話,讓勾踐想起范蠡當初的話來。從那以後,計然與范蠡、文種成為越王勾踐最倚重的三個人。
“計先生,覺得大王怎樣?”從勾踐那裡出來,范蠡問。
“堅忍不拔,一定會成功。不過,長頸鳥喙(音會,鳥獸的嘴),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計然淡淡地說。
范蠡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折騰魯國】
歷史往往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但是也沒有傳說中那麼簡單。
吳王夫差之所以接受越國的投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全力對付楚國。
就在夫差討伐越國的同時,楚國人就已經重新向吳國人發起了挑釁。
楚軍出動,包圍了吳國的保護國蔡國,在蔡國首都四周修築了高兩丈的隔離牆。九天之後,蔡國投降。
楚軍命令蔡國遷到楚國境內的長江和汝水之間,由於擔心吳軍來救,先行撤軍了。
吳軍從越國回來,夫差決定以牙還牙,於是出兵討伐楚國的屬國陳國。吳國沒有能夠拿下陳國,只是搶掠了一番,就回國了。
第二年,吳軍出兵前往蔡國,將蔡國搬遷到了吳國邊境的州來。所以,州來之後改名為下蔡。
吳王夫差七年(前489年),釋放了勾踐之後,夫差再次出兵伐陳。這一次,楚昭王親自率領楚軍救援陳國。不過,楚昭王病死在軍營,楚軍撤軍。而吳軍因為糧草不繼,也撤軍了。
“明年咱們再攻打陳國,一定要拿下來。”回到吳國,夫差發誓要拿下陳國。
“不,大王,不要再打陳國了。”伯嚭提出反對意見,這讓夫差有點驚奇,因為伯嚭一向都是無條件支援他的。
“為什麼?”
“陳國是個小國,我們拿下他們也沒有什麼好炫耀的,而拿不下他們,就會很丟人。所以,沒必要再打他們。”
“不打他們,那我們幹什麼?”
“我們要稱霸啊,我們這麼強的實力,不稱霸對不起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