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3/12頁)
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來送行的家人一般不會上前,會跟看熱鬧的人一起退到一旁,兩邊人其實沒隔多少距離,卻也稱得上是魏晉分明。
早的那些人看到劉侾和窩頭的這個組合,特別篤定的幫他們劃分了陣營,以至於等劉侾走過去後,就有兵差攔住了他,委婉的提醒說,放置文房四寶和吃食的籃子得舉人自個兒提著,到時候書僮是沒辦法進去的。
有人攔著劉侾,自然也有人攔著窩頭,非舉人請退後嘛。
其他人倒也罷了,知情者的心情別提有多複雜了。
譬如早了一刻鐘過來的閔舉人等人,哭笑不得的看著他們。閔舉人等人多半都是跟窩頭一起進入了青雲書院的,當然肯定不是全部,人各有志嘛,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青雲書院,更別提還會有刻意避開的人。
陶舉人便是那個刻意避開的人。
他看不慣魏家那個做派,明明就是徹頭徹尾的鄉下泥腿子,偏要做出一副高門大戶的樣子來。婆子不叫婆子,喊老太太,就楊冬燕那樣兒,算哪門子的老太太?這也罷了,最叫他生氣的是,當初他其實也是選了青雲書院的,可對方卻是一眼相中了窩頭,連呼少年天才,讓他格外得不爽。
能考上舉人的,多半都是有一股子傲氣的,尤其陶舉人其實年紀也不大的,是比窩頭年長了幾歲,但二十歲出頭這個年紀,放在舉人之中絕對算是年輕人了。要知道,很多這個年紀的人甚至還在考秀才,他便已經出人頭地,自是分外了不得的。
偏生,讓他碰上了窩頭,這個年歲比他輕,出身來歷都不值得一提的鄉下小破孩子。
陶舉人是這般認為的,假如窩頭的才華確實在他之上,那麼沒問題,他自是甘願認輸。但關鍵不是這樣啊,先前他們二人就有關於策文討論過,陶舉人篤定的認為,窩頭的天賦平平,更談不上才華,且缺乏對時政的敏感度。
這樣的人還想透過會試?別做夢了!
退一步說,就算窩頭真的考上了,那又如何呢?年歲太小的話,在會試上顯不出來什麼,可一旦去了殿試現場,聖上是斷然不會選一個如此年幼的學子當官的。甚至再退一步,即便窩頭順利的當官了,就他那個家庭,也會把他拖垮的。
曾幾何時,陶舉人就是這般斷言的。
跟他交好的幾人都聽他提過這些,平常說起來也罷,在年前一次醉酒後,他酒後失言,連聲道魏家滿門不堪入目,聖上便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也不該讓魏承嗣謀到官職。不然的話,一旦這樣的人成為朝廷官員,其家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