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1頁)
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試只考一天。
從時間上來看, 那是比鄉試、會試輕鬆太多了。實則卻不然。
旁的考試又不用面聖的,唯獨只有殿試,是要入宮在大殿之上, 當著聖上並多位高官的面作答的。假如聖上有興趣,還會親自下來看學子們答題, 那種精神層面的壓力可真是別提了。
再便是, 鄉試、會試好歹是允許吃飽的,可殿試為了怕中途要上廁所,寧可餓著渴著也要撐到最後一刻。
簡直就是身心雙重摺磨。
也因此,不取中也能拿個同進士,看起來就像是補償了。
譬如閔舉人,哦不,他如今已經是閔同進士了。在取中者的名單中卻聽到自己的名諱時,要說完全不失落是不可能的,畢竟都走到這一步了,就算沒奢望過頭榜三甲, 那也是盼著直接能擠進去二榜的。好在, 這人心態還算不錯, 應該是當年考秀才時,數次落榜培養了他的心態, 又或者是考完會試之後, 他都篤定了自己肯定考不上,都打算收拾包袱回去了, 如今想起來……
就還成吧,好歹也是個同進士嘛。
至於聽到魏承嗣被取中時,閔同進士也沒太大反應,羨慕肯定是有的, 但仔細想想,人家十幾歲的少年,他卻已經三十好幾了,哪怕倆人才華相當,聖上更看中一些少年郎也是正常的。
再看看周遭……
因為當初考完了會試之後,陶舉人搞事情,他便跟魏承嗣一起被帶走問話,且不說這裡的過程,單就一點,他錯過了跟其他舉人閒聊的機會。再後來,也就是會試放榜那一天,沒等他跟同樣考中的人閒聊,就又被陶舉人搞了一波,皇榜被撕毀了,他的心情也跟著低落了,哪裡還有心思跟其他人談天說地?
當時是沒啥感覺的,可等今個兒來到了大殿之上,偷眼四下一瞧,閔同進士是從未有過的感概。
五十少進士這句話真不是虛的,放眼望去,在場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年歲在五十以上。當然,年輕的也是有的,無論哪一屆都不缺驚才豔豔的少年天才。像這一屆的頭榜三甲,狀元郎看起來不過才二十出頭,探花郎更是年僅十七八歲,倒是那中不溜丟的榜眼,年歲同閔同進士差不多,也是三十好幾的樣子,樣貌也十分平常。
怎麼說呢?反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旁人暫且不論,閔同進士心情特別平靜,這會兒已經開始盤算著萬一吏部考核失利了,他就回濟康郡的省學裡去。
就濟康郡省學的那個師資情況,還是被安平王世子搞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