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南巡途請立太孫 (第1/4頁)
冰水中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廢太子重生記 !
康熙三十八年,大清朝的統治已經相當的穩固,經濟開始恢復,康熙極為好學,也極為好師,太子的很多學識都是他啟蒙的,包括西洋學,所以太子學有所成,康熙是無比驕傲的,他不容許別人說太子的壞話,聽說太子妃的算學也是太子指導的,因此這一切在他看來這都是自己的功勞。
太子的事情令康熙南巡的興致好了不少,想到兒子的努力,孫子的崇拜,康熙對遊玩的心思淡了幾分,政務上能加盡心,沒到異地,康熙都會很友善可親的去普通農家視察,甚至會接見勞工跟農夫跟他們深談,詢問民生,甚至還讓皇子們逐一去體察民情。康熙的做法令芸珊以及德赫詫異,千古一帝確實名副其實,也因此德赫對自己這個瑪法更加崇拜,胤礽不阻止這種情況,德赫越崇拜康熙,康熙就會越對他感到滿意,在這個皇權當政的世界中,身為皇子皇孫,還有比得皇帝的真心喜愛更好的事情麼?
德赫不是傻子,雖然他的滿文寫的很不好,但是每日都會給康熙寫上一封信,信上會寫自己當天的學習,經歷,甚至還有心情,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因為不會寫,他都會問過師傅之後,然後填上。德赫的用詞很簡單,但是每次康熙有機會都會看上一看,並幫他改了錯字,路上遇到什麼喜歡的物件都會記得送一些回來給德赫,也許是一包百姓送的穀子,也許是一快路上遇到的怪石,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一個小物件。時不時也會對這身邊的老臣誇上幾句。
有些心思深沉的,自會從康熙的一言一行開始加重心中太子的籌碼,而且太子詹府出去的無一不回被康熙重用。就是張英、佟國綱等康熙的鐵桿都被詢問過家裡孫子輩的情況,著重點就在跟德赫年紀差不多的男孩身上,他們都不是傻子,康熙也沒有隱瞞,德赫已經啟蒙,據張英所說,聰慧不下於太子,眾人心中都明白這是為了給皇孫挑伴讀。
就在康熙正得跟孫子交流熱火的時候,看著胤褆越來越沒有辦法掩飾的神色,明珠終於給直郡王出了個主意,那就是請封太孫。
德赫本就是胤礽的嫡長子,又得康熙聖寵,所以一有出頭的,自是一大片附和之聲,甚至民間也有很多人在議論,胤礽身在京城,訊息還算靈通,等知道的時候已經是幾天之後了。
“真是一個去去縣令再收汗阿瑪借鑑的時候無意識說出來的?”胤礽得知後,冷笑一聲問。德赫本就是太孫,何須請封?這根本就是捧殺,他可不信背後沒有人,只是不知道幾個兄弟有多少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