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轉 第十一節 (第3/6頁)
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事情,他們的困難和願望感動了我,讓我放棄了理想。如果您對此有嘗試的興趣,這就是我說這麼多的目的了。
然而,我要提醒您,沒有金珍,你成功不了的。我是說,如果金珍無法逃脫死於頑症的下場,您也就死了心別去碰它了,因為這不是您的年齡碰得起的。而有了金珍,也許您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人世間最大的奧秘——人腦的奧秘。相信我,金珍著實是人中解此奧秘的最理想人選,簡直是天造地設的,是上帝約定的。
我們時常說,夢是人精神中最神秘難測的一部分,而他在幼年就與它朝夕相處,日積月累了一套精湛的解夢之術。換句話說,他從醒事之時起,就開始在為解破人腦奧秘的事情作無意識的準備了。他是為此而生而長的!
最後,我想說,如果上帝和您都樂意讓金珍來一搏人腦奧秘科學,那麼這些書想必是用得著的,否則,如果上帝或者您不允許金珍這麼做,那麼就把它們轉贈給學校圖書館吧,也算是我在貴校駐足12年的見證和紀念。
祝金珍早日康復!
林。希伊斯於訣別前夕
小黎黎是坐在紙箱上一口氣閱完全信的,風拂動著信箋,被風吹歪的雨絲間或地落在信箋上,像是暗示風雨也在偷窺此信。不知是夜裡沒休息好的緣故,還是信中的內容觸動了他內心驚愕的一隅,老人閱罷信許久沒有動靜,只是端坐著,目光痴迷地散落在空虛中。過了好久,他才醒悟過來,然後對著漫漫的風雨突兀地道了一句:
希伊斯,你好走,一路平安啊——
「容先生訪談實錄」
希伊斯決定走,是跟他老丈人被鎮壓的事情有直接關係的。
都知道,希伊斯走的機會隨時擺在他面前,尤其是二戰結束後,西方很多大學和科研機構都希望他加盟,聘書隨著節日賀卡一道堆滿了他的書桌案臺。但我從很多事情中看到了他不走的信念,比如他帶回來的一棺材書,後來又把三元巷原來租賃的房子連同整個小院都買了,中文在他的努力下也越說越好,甚至有陣子他還申請入中國國籍(未遂)。據說這跟希伊斯老岳父關係很大,他老岳父是個舉人的後代,有萬貫家產,在當地是個獨一無二的大鄉紳,對女兒這門洋親,他是一百個的不同意,迫不得已同意了,又提了很多苛刻要求,比如不能把女兒帶走、不能離婚、要學會說中國話、孩子要隨母親姓,等等。這從一定意義上說明鄉紳並非開明人士,大概是屬於那種得理不讓人、得勢要欺人的鼠頭之輩。這樣的人當鄉紳不免要行惡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