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錦看著眾人道:“衣食住行本為世間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人人生下來便離不開這四件事,所以在我等的心目中此事稀鬆平常,本無可道之處,至於說將雅事與這四件是聯絡起來,恐怕是難以讓諸位認同了。”
眾男女均點頭稱是,蘇錦笑道:“敢問諸位,陶潛在南山下結廬而居,採菊東籬之下,躬耕數畝方田,是為雅,還為俗呢?”
眾人七嘴八舌道:“自然是雅事,陶公不雅誰人敢談這個雅字。”
蘇錦點頭道:“諸位說的對,但陶公若非自耕自種又何來《庚戊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這首雅詩一首:人生固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陶公此詩正是說明了衣食住行與人們所追求的‘道’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離開了任何一面,便失去了它散發的光輝了。”
眾人細想之下,確實有點道理。
蘇錦繼續道:“古來聖賢均在衣食住行上諸多追求,難道聖賢們便是在追求不雅之事麼?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這便是說,孟聖人對‘食’之一道有著更為精細的追求,在他看來,食熊掌自然比食魚更雅。”
“孔聖人言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若非雅事,聖人何須出此言?”
“墨子曰:食必長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長安,然後求樂。雖說的是先求飽暖安,再思美麗樂,但我等也能看出墨家對於衣食住行顯然有更高的追求,聖賢如此,我等又有何資格貶低衣食住行之事呢?”
蘇錦旁徵博引,引經據典,肚子裡的子曰詩云湯湯若流水而出,在座眾人一個個聽得目瞪口呆,蘇家小官人可不止是會作一首好詞那麼簡單,更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
蘇錦笑著得出最後的結論:“所謂衣食住行概括而言均為‘禮’,亂世之中自不必言,我大宋當此太平盛世,衣則光鮮亮麗,食則精膾細烹,住則高屋大宇,行則安樂自如,非如此如何凸顯此太平盛世?懷裡揣著金錠子卻穿破衣、食殘羹,此乃無禮之舉,於國於民均是無禮之舉,決不可為。”
簡簡單單的人生四件事,硬生生被蘇錦上綱上線,上升到‘禮’的高度,蘇錦自己也大為頭疼,這不是在公開鼓吹‘奢靡光榮,節簡可恥’麼?但自己已經繞到這條路上,也繞不回去了,可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好在這是小範圍的聚會,自己只需將在座的幾十位洗腦則可,蘇記只要拿到這幾十家的闔府上下的衣服訂單目的便達到了。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