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記糧倉的沖天大火,將商會中鬱結的氣氛一掃而光,雖然只有幾個關鍵性的人物知道內幕,但跟隨商會三巨頭時日良久的小商家們心知肚明,這一切自然是商會大佬們出的手。
他們慶幸於自己能夠認清形勢,跟在商會後面,雖然只能檢些殘羹冷炙來吃吃,但有的吃總比沒得吃好;況且雖說利益的絕大部分是商會三位會長所佔有,這剩下來的飯渣子也夠這些小商戶在廬州城做個小康之家了;還有更主要的一點:不必擔心自家的鋪子被砸,倉庫不會無緣無故的失火不是?
蘇記不愧是個配戲的好演員,在蘇錦的安排下,蘇家糧鋪掌櫃天剛亮便鳴鼓喊冤,到廬州知府衙門報案,痛苦流涕之形聞者傷心見者落淚,置於蘇家少東家為何沒來親自報案,據稱是氣急攻心已經臥病在床了。
商會每日的上午議事會上,聞知訊息的商會眾人相視而嘻,看來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小子怕是要步乃父後塵了。
但唐紀元隻字未提此事,連蘇記的名字也沒有提及,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便急匆匆的宣佈散會。
對唐紀元來說,蘇記就像是上山路上擋路的一條狗,已經一腳踹到山下去了,難道還要下山去看看他是摔斷了幾根骨頭麼?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唐紀元看來,一切的花哨手段都沒有乾淨利落的雷霆一擊來的有效,你抓花老夫的臉,老夫就要你的命,誰跟你在那邊窮墨跡。
人說福無雙至,又說好事難成雙;對於唐會長而言,今日便是福已雙至,好事成雙了,因為黃副會長花了大價錢採購的大批糧食已經到了南門碼頭。
商會這次下了大本錢,掐準了明年糧食暴利的脈搏,甚至不惜以每石一貫一的價格大肆蒐羅,這個價格已經超出了前去江浙兩湖一帶採購的各地商賈的心理極限,所以輕鬆打敗眾多商家,在一片唾罵聲中黃副會長按照唐紀元的要求,一口氣採購了三十萬石的糧食。
光是這批糧食的運輸就要分好幾批運達廬州南門碼頭,每趟三十艘糧船需的來回運四趟方可。
唐會長站在碼頭上看著高高垛起的糧包和忙忙碌碌搬運的苦力,心中快美難言,到了明年春天,這三十萬石糧食將會給他帶來三十萬貫,四十萬貫,甚至更多的回報。
他鄙夷那些膽戰心驚的小商戶,這樣的大手筆也只有他唐紀元能夠眼皮都不眨一下的做出來,所以連線船這樣的事情他都不讓小商會來幫忙。
“到時候分些利潤給他們便罷,人多手雜反倒不好。”唐紀元以己度人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