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論,告示稱:據仵作勘驗,秦大郎確係投水自盡,無關人等莫要生造謠言蠱惑人心,各自靜心勞作養家餬口云云。
官府的告示打消了人們的疑慮,雖唏噓感嘆不已,但秦大郎不過是個小人物,平日裡結交的人也不多,很快秦大郎之死便成為舊聞,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張告示。
“諸位鄉親父老,明日巳時正,廬州府衙門審理蘇記少東家當街毆人一案,應蘇家家眷所請,准予旁聽觀看;屆時不得喧譁吵鬧,不得多言多語,違者當藐視公堂論處。”
圍觀著這張告示的百姓個個神情激動,蘇小官人之名早已家喻戶曉,這段時間可說是風頭出盡,在廬州城宛然如超級明星一般,卻不料缺心眼兒當街揍了知府衙內公子,這番可是要吃苦頭了。
人們有的好奇,有的興奮,有的擔憂,有的嘆息種種反應不一而足,大多數人抱著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反正這些有錢人不管是商是官,日子總是過得比小老百姓逍遙,管他誰好誰壞,人們樂於看到的是兩隻狗互咬,各自咬下一嘴毛來,最好是各自撕下一片肉來,百姓們好當做談資,湊湊熱鬧。
大多數人都搞不懂蘇家為什麼要要求公開審理,蘇小官人要麼臀杖,要麼賠錢賠禮恕罪,總之是丟面子之事,蘇家人要求公開審理,難道是嫌丟人丟的不夠麼?
當然還有人知道其中的關竅,一小部分人甚至能感覺到這件事的不同尋常,一個小小的鬥毆案居然可以釋出告示,要求公開審訊,這不是脫褲子放屁之舉麼?如果中間沒有隱情,那可真是見了鬼了。
城南包府中,包拯負手站在院中,扶著院中一棵古槐若有所思,身後立著一名師爺摸樣的人,兩人正在輕聲的交談。
“大人,您是否覺得這其中頗有蹊蹺呢?”那師爺摸樣的人道。
“師爺你看呢?”包拯反問道,他的這位師爺是個聰明人,包拯每每有什麼案子發生都喜歡跟他聊一番,啟發自己的思路。
“照正常的程式,一般這等小小案件當日便可處理,今日上午,那朱大人得知訊息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個時辰,按理來說應該審訊完畢才是,為何又要拖到明日巳時方審,若不是故意為之,那便是這位朱知府另有要事要辦,這事便拖下來了。”師爺捋著長髯道。
包拯濃眉緊皺,點頭道:“師爺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一個能花一個多時辰在我宅中閒聊不去的知府大人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辦呢?這事重要到比審案子這樣的公事都要推後,豈非矛盾之處?”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