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日來敬上一炷香,正因如此,街面上一些潑皮無賴閒漢流氓也會聚集到此處,想法多一點的幻想著能被那家小姐夫人看上弄些好處嚐嚐,實際一點的便藉著機會在女子們身邊挨挨擦擦摸摸捏捏一番,或者順手偷個十文八文的花花。
普通小販更是趁著端午前這段時間多撈一筆,城隍廟前廣場自打太陽一冒頭便熙熙攘攘熱鬧不休,什麼套圈、搖彩、糖人、木馬、抖空竹、賣麵塑的等等應有盡有。
辰時末,一大溜十幾輛騾車浩浩蕩蕩的到來,車子一輛一輛的停在布幔後的圍起的空地上,車裡一個個婀娜多姿的身影快速下車鑽入布幔內。
有眼尖的閒人睜眼大呼道:“小鳳仙!那不是鳴玉坊的小鳳仙麼?”
“哪呢?哪呢?”一幫人脖子伸的像鴨脖子一般擠著看,被門口蘇家四名膀大腰圓的小廝統統擋了回去。
正鬧鬨間,只聽‘箜~咔嚓’二踢腳沖天炮飛天而起響徹雲霄,驚得眾人仰頭四顧,但見帷幕內二踢腳不斷竄上空中爆響,與此同時帷幕正面兩角伸出數根盤著小鞭的長竹竿來,隨著伸出的一根根火摺子將鞭炮點燃,噼裡啪啦煙火升騰,爆豆般的鞭炮聲將整個城隍廟前的人們的目光統統吸引過來。
爆竹聲響了一刻鐘方歇,隨著青煙散盡,忽聽帷幔中絲竹音樂聲驟起,看來似乎真的是大戲一場;隨著絲竹嫋嫋之聲,正面的巨大帷幕緩緩拉開,蘇家搗鼓了十日的彩臺終於呈現在眾人面前。
只見離地四尺來高的圓木中間搭起一座寬闊的木臺,木臺上鋪著厚厚的紅毯,木臺四周綵帶飛舞,紅綢漫挽,兩側的立柱上懸掛著兩副對聯,左書: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多勢利;右寫:只有皮相,沒有骨相,百姓身上盡布衣。頂部橫拉一副橫批,紅底黑字數個大字:蘇記讓大家光鮮起來。
眾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人叢中的秀才公子以及識些詩文的閨閣少女們似乎有點明白,但又不太明白;於是興趣大增,期待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爆竹聲止,絲竹聲又起,一段抑揚頓挫的琴聲如流水般撒過場地之後,十餘名白衣女子嫋嫋而出,伴隨著琴音翩翩起舞,細腰如棉,纖臂似柳,忽分忽合,乍進還退。
下一刻,一名青衣歌妓揚袖出場,絲樂轉輕之後歌聲響起,清音微啟,瞬間灑滿全場,場下駐足的文人雅士以及識貨之人自然識得她所唱的便是一曲中呂調《菩薩蠻》,但聽那歌妓唱道:
風柔日薄春猶早,新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