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大批難民的湧入,本來甚是寬敞的揚州城,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幾個點兵的校場,都搭起了草棚,成了難民們臨時的落腳點,但還是不足以安置越來越多的難民,揚州城的街頭巷尾,漸漸的也被這些一無所有的苦命人給佔據了。
而這些難民的到來,也意味著揚州城內戒嚴等級的提升,夜間的宵禁令開始被嚴格地執行,扛著刀槍計程車卒整夜巡邏。任何平民百姓,都不許在天黑後上街,否則就是軍法無情。整座城市到了晚上,便只剩下了報平安的梆子在擾人清夢。
直到天色漸漸的亮了起來。沉睡了一夜的城市,也漸漸的復甦了。骨碌碌在街上滾過的水車聲音,挑擔叫賣炊餅的市聲,還有聽著讓人心碎的難民乞討之聲,都混雜在一處,隱約飄進陳德興的都統制節堂當中。
冷冷的晨風吹進來,讓剛剛起床的陳德興覺得精神一振,然後就聽見有人在嗷嗷叫喚——這是某個當兵的秀才在練力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戰場上殺多了人,見多了血。陳德興的心腸變得越來越硬。說好了當兵,便是當個尋常的步卒,連效用都沒有給——根據宋軍當下的規定,當效用需要連開一石力弓五次!孔秀才當然沒有這樣的力氣,陳德興也不大算給他開後門,不過還是顧及了一下書生體面,沒有在他的臉上或手上刺字。
當了兵之後,便是訓練了。這些日子,揚州城內諸軍都掛出來招兵招效用的牌子,炮軍也不例外。所以除了孔秀才之外,還募得了上千新兵,只是起得如孔秀才那麼早的沒有第二個,練得如孔秀才那麼苦的同樣沒有第二人!
這個秀才的毅力,倒真是不差,只是可惜了……
不是當兵可惜了,而是年紀已經大了,在武藝上不會有什麼成就了。這練武,也是需要從娃娃抓起的!如這孔秀才不是學文,而是和自己一樣從小習武,如今當個部將、隊將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可惜的又何止是孔秀才一人?自己的老爹陳淮清,大哥陳德芳,還有現任炮軍管辦機宜文字的呂師虎都是文武雙全,若是為將,一軍都統制也是能當的。可惜都把一生耗到科舉仕途上去了!
……這大宋如今已是大難臨頭,但是一國的精英卻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科舉文章上……
不過這對自己這個魂穿客倒也不全是壞處,若是軍中人才濟濟,自己焉能爬得如此之快?等到300架發石機打造完畢,再把一部“羅馬帝國的”水戰兵書往上一獻,自己的一軍都統制就該坐穩了。下一步,便是要由陸向水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