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天啟四年,9月末。
自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前去京城報捷,已悄然過去了一月有餘。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東海鎮從軍事、民生、基礎工業、商業、移民等方面出手。
不僅穩定了東海鎮浮動的局勢,還確保了自身發展綱要,更為重要的是遷移了大批流民填充空虛的遼東,確保東海鎮在遼東半島牢牢扎穩腳跟!
隨著東海鎮的逐步穩定,趙宗武在該地區的威望與日俱增,東海鎮轄下武將、官員、將士、百姓,對趙宗武心中有著較強的狂熱追求。
在治理東海鎮的過程中,很多人心中皆有著期待,期待此次朝廷究竟會給自家伯爺怎樣的賞賜,因為自家伯爺作為東海鎮的代表,只有自家伯爺得到的賞賜越多,那麼他們才有可能得到豐厚的賞賜。
事實證明,自家伯爺那絕對是深得少年皇帝的恩寵。
不同於上一次的封賞,因為東海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朝廷下派隊伍,只能透過繞行前去,但這一次東海鎮將疆域收復到了海州衛,這使得其疆域已經和遼西明軍成功接壤。
東海鎮在沒有任何幫助的前提下,取得這樣驕人的戰績,那麼朝廷肯定是要好好宣傳一番啊,尤其是此次趙宗武要順勢經略遼東,這必要的宣傳還是要考慮到的。
因此在天啟的授意,此次前去東海鎮的宣旨隊伍,依舊由掌印太監王體乾領銜前去,並且大肆宣揚東海鎮的功勳,藉此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有天啟授意的,那麼必然就有不是天啟授意的,因為自我權勢的快速鞏固,魏忠賢對於趙宗武是愈發的忌憚,但是趙宗武的崛起已經無法阻擋,想要確保自己權勢的鞏固,魏忠賢便想了一些點子,去扼制趙宗武的發展。
大批跟他不對付的政敵,不管是已經落馬的,還是沒有落馬的,一夜之間彷彿消失了一般,超過千餘眾的官員神秘失蹤,這在京城引發了大的風暴。
對於此類情況的出現,各種傳聞也是層出不窮,但誰都沒想到這些失蹤的官員,皆隨著北上的宣旨隊伍前去東海鎮。
經此神操作後,魏忠賢在京城的權勢更為強盛,閹黨的名號更是響徹大明,而連帶著許多本應該後續投奔閹黨的官員,許多都被捲包會搞到了遼東……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定遼伯不懼艱險……,在對抗建奴期間,先後誅殺鑲白旗旗主杜度、建奴四貝勒、正白旗旗主皇太極,接連重建立奴大軍,收復遼東失地,揚我大明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