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萬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一些很狹窄的山隘,大軍堆積在只能兩人過的山路中,透過速度極其遲緩,部隊都擠成了一大坨。
這是奧地利的一個絕好機會,如果奧軍能夠挑選一個方向,趁著普魯士翻山無法展開隊形的時候予以打擊..普魯士必然損失慘重,至少一個集團軍群要報銷。
但奧地利和諸侯國軍隊缺乏物資,有些諸侯軍隊是沒日沒夜的跑路過來,還沒休息過,飯也沒吃上,奧地利的鐵路全部用來運送人力都不夠,物資只能靠馬車土路運輸。
說白了就是動員速度太慢,基礎建設太差,奧軍和友軍完全沒做好戰鬥準備,哪怕普魯士正在手忙腳亂的翻山越嶺,奧軍也只能傻呵呵的看著,不敢過去進攻。
普魯士在第一週的神仙操作之後,第二週開始有了迷惑行為,在翻越蘇臺德山脈的過程中,部隊透過速度比毛奇預計的要慢五倍...
而且各個進攻方向的部隊都迷路了。
攝政王親自率領的預備集團軍,在山裡翻了兩天一夜,出來找個老鄉問這裡是不是波西米亞,老鄉說這裡是巴伐利亞...
凱瑟琳的A集團軍群翻過山脈後比預定方向偏離了15公里,一頭扎進了奧地利兩個軍的懷抱裡,幸好凱瑟琳麾下是普魯士最精銳的部隊,在毫無準備,沒有展開,突發遭遇戰的情況下,兩個小時就衝爛了奧地利軍隊。
B集團軍群和C集團軍群,已經在大山裡困兩天兩夜了,二十萬人在蘇臺德山脈裡像是個無頭蒼蠅一樣亂竄,時間來到28日早上,兩個集團軍群終於知道該怎麼走出山脈,估計還得再走一天一夜,並且有數千人已經走丟了。
戰爭總指揮老毛奇連續給基層部隊發問號,基層部隊也天天給老毛奇發問號。
因為總參謀部分發的戰術地圖與實際地形地貌對不上,基層部隊本來看那錯誤的地圖就迷糊,總參謀部還不斷透過電報催促大家前進,又錯又亂又忙,就全都迷路了。
戰爭結束後重新覆盤,大家發現老毛奇沒錯,基層部隊也沒錯,錯的是老天爺。
每一處戰場的大地圖和大比例戰術地圖都是在戰爭前3-6個月繪製的,而戰爭爆發前的兩個月時間裡,蘇臺德山脈暴雨,發生了好幾次山崩、山洪、泥石流,這才使得戰術地圖與實際地貌對不上。
戰爭的第二週,普魯士迷惑行為不斷,可是無傷大雅,因為奧地利那邊更迷惑,至今戰爭動員進度還沒有達到三分之一的程度,戰爭開始到現在,奧軍部隊還沒向普魯士發起過一次主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