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萬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斯洛維尼亞受法國的影響非常大,雖然名義上是義大利領土,但其實算是法國的半殖民地,為了保護勢力範圍,法國支援義大利對匈牙利開戰。
俄控保加利亞對希臘宣戰,其實就是第十次俄土戰爭的延續,俄國當初都打下君士坦丁堡了,被英國人逼著吐出去,現在他們希望想要再咬一口,雖然打不到君堡,但透過打希臘能距離君堡更進一步,是俄國的南進戰略的一環。
俄控保加利亞動手,那德控保加利亞也得跟著動,因為俄神宗已經把民族主義給激起來了,保加利亞人自己都嗷嗷叫的願意當槍,高喊著為實現大保加利亞而戰。
羅馬尼亞對塞爾維鴨則是領土糾紛,英國人在第十次俄土戰爭後扶持的大塞爾維鴨,划走了羅馬尼亞的一小塊領土和一大塊目標領土,再加上歷史遺留的仇恨引爆了戰爭。
宏觀來看,德國、俄國、奧地利支援的羅、保、匈是同盟,英國和法國支援的意、塞、希是同盟。
但這並不準確,因為三皇同盟還有很多內訌,大保加利亞、大羅馬尼亞和大匈牙利理念的目標領土很多都是重合的,而且他們歷史上就說不盡的仇恨。
義大利被英法逼著上戰場,但義大利不想打他要默默的反抗控制,塞爾維鴨人的武德爆表,胃口也大,周圍一圈國家他都想吞併,希臘人...默默捱揍。
在巴爾幹戰爭剛剛爆發的一刻,倒是能夠勉強理清楚誰跟誰一夥,誰跟誰打仗。
等戰爭打一段時間就全部亂套了,巴爾幹地區的各個勢力都會亂來亂打,甚至自己打自己,因為那些大XXXX,內部本來就不穩,內部還有很多種分離勢力呢。
21世紀的巴爾幹都碎成一地了,依然還有許多分離思想,還能繼續碎,這19世紀的巴爾幹就更熱鬧了。
歐洲列強的利益衝突而引發的巴爾幹代理人戰爭,走向混沌無序,很快這些幕後的操盤手自己都會發蒙,最終不可避免的走向更激烈,更混亂的戰鬥。
就像是農村大媽去吃席,都想著搶菜,本來菜端上來的時候清清楚楚,一堆筷子往上攪和就成漿糊了,夾回來的是啥都不知道,那就不管到底是啥了,先狠勁撈再說,甚至整盤子打包帶走。
對於德意志帝國而言,既要保持自己對勢力範圍的控制,也得確保德俄戰略關係,同時不能讓俄國人太嗨皮,得拽著這頭狗熊。
不能讓奧地利邦聯在此時就走向大崩潰,也不能讓奧地利人圓滿獲勝,削弱哈布斯堡影響力,讓奧地利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