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萬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實際上...正好相反。
“軍國主義是特殊時期的必要手段,而不能作為一個國家發展的長期綱領。”俾斯麥如是說。
忘戰必危,好戰必亡,對此安娜有著深刻的理解,她在王朝戰爭之後就一直致力於遏制軍國主義,壓制德國民眾的狂熱好戰情緒。
俾斯麥最擔心的就是有一天,德國人上頭了到處找人幹架,民眾上頭,軍方上頭,政壇上頭,皇帝也胡鬧,那德意志帝國就完蛋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民族自信,三次王朝戰爭,鐵血宰相將普魯士人德意志人從跪地狀態拽起來了,人們昂首挺胸步入新時代。
但過度的民族自信就變成了民族沙文主義,最終一定會走向毀滅,現在國會議員中的普魯士保守黨,就已經很明顯擁有了這樣的心態。
他們高呼陽光下的土地,聲稱強大的德意志需要廣袤的殖民地,發起德奧戰爭,肢解奧地利,建立大德意志...
而且這樣的想法還在民間得到了不小支援,俾斯麥對此很是擔憂。
普魯士保守黨跟俾斯麥還有另一大矛盾,他們希望維持普魯士的特殊地位,而不是把普魯士變成德意志或者把德意志變成普魯士。
這群普魯士老蠻子,不想跟德意志其他人一塊玩,你看他們的黨派名稱就知道了。
遏制軍國主義和好戰思想,促進全德融合,俾斯麥為此做了許多努力,但是兩邊不討好。
和平派覺得俾斯麥是戰爭狂人,軍國主義者覺得俾斯麥叛變了,左派覺得俾斯麥右,右派覺得俾斯麥左。
不過風評支援度什麼的安娜女士並不在乎,她做事也從來不迎合黨派與民心。
比如前段時間她向對法國來個狠的,並不是為了迎合保守派好戰派擴張派的意思,只是她單純的想汝法(誤)。
但德皇做事就會想很多民間意願和黨派訴求,之前否決俾斯麥的對法壓制,緩和法德關係,也是為了避免德國內部過度的好戰思想。
雷德爾對遏制軍國主義這麼方面很憂愁,輕了吧,遏制不住,重了吧更壞事,把尚武精神軍事傳統壓制狠了,就變成一個失去武德的國家,這樣的國家通常會淪為妓院。
德皇不知道如果把控那個度,對具體實施方案也沒有頭緒,於是就溜了,海軍元帥雷德爾開開心心跑去海邊玩船,治理國家不如玩艦娘大建。
那問題就全部丟給了俾斯麥。
俾斯麥跟羅恩、老毛奇談了一下,那倆人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