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餅和蒸蛋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一時沒注意離山長的耳朵太近,姿勢在外人看來就顯得十分親密。
“坐好,別說話。”山長大人不動如山,說話還是一樣冷淡,只是那紅彤彤的耳根是怎麼回事兒?
“哦”悄悄做了個鬼臉,李鈺吐吐舌頭,果然,山長大人高風亮節,做好事兒都是不求回報得。
氣氛一時沉默起來,旁邊的觀眾們也都靜靜等待,門口還有源源不斷回答對問題的觀眾在入場,但每個人都很自覺的保持安靜,走動時也儘量放輕腳步,以防打擾正在比賽的學子。
古琴雅集第二關,兩刻鐘內學會一首曲子,完整無誤的彈奏出琴曲者即為過關,但這並不是單單指曲調彈奏正確,學子們還必須領會這首琴曲的意境,所表達的情感,演奏時還必須把感情的融入,否則一樣不過關。簡單點說,就是瞬間入戲。
這一關的主考官就是那位從沒人見過他彈琴的劉墉劉先生。他就坐在所有參賽學子的正前方,身後就是通往第二層的樓梯。這位先生顯得很和藹,大概五十歲左右,留著長長的鬍子,人很瘦削,臉旁凹陷,但因為一直帶著笑的緣故,所以看起來不顯陰鬱,反而很可親。
李鈺現在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也不知道他們要彈什麼曲子,還有到底要怎麼考啊?六十五個人要是一個個彈一遍,怕是沒有六七個時辰根本完成不了,不合理啊?如果是好幾個人一起彈,那主考官那雙耳朵得多了不起才能分辨出每個人彈出的曲子,評判起來就太困難了。
沒有讓大家等很久,兩刻鐘一閃而過,幾位執事有序的沿著順序收回了學子們手裡的曲譜。李鈺這才注意到六十五名學子坐成了七排,除了最後一排是五個人,前面六排每排都是十個人。自家書院參賽的兩個孩子都排在最後一排,那個叫玉鈺的書院種子型選手正閉著眼睛不知在思考還是平復心情。
果然,執事示意最前排的十個學子準備,居然真的讓他們同時彈奏,李鈺不禁心跳加速,馬上就緊張了起來。放在腿上的手也不受控制的揪著蒲團,感覺上比馬上要比賽的幾位學子還緊張。
《漁歌調》是那位劉先生上個月在碧落湖垂釣時有感而發創作的一首古琴曲。
此曲聲調悠揚動聽,清新雋永,是劉墉十分喜愛的一首佳作。因是最近才成曲,除了自己世人皆不知,用來作為考試曲目十分合適,所以這位先生毫不猶豫的就把它當做了考題。
一時琴聲大作,十把不同音色的古琴,十個性格各異的演奏者,夾雜在迥異琴音中的各種情感,都一股腦兒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