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飯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他們的眼光不錯,容約對待正事時,公正不阿,鐵面無私,做起事來和宋總一樣雷厲風行。
楚棠並不怎麼上朝,偶爾去聽政,也不露臉表態。鬱恪是儲君,鬱北無皇帝,他便坐在龍椅上,聽底下那些大臣左一句右一句。
有一次,楚棠去上朝,坐在簾後。
那天說到了和契蒙的關係問題。契蒙一向對鬱北的蔚瀛十七州虎視眈眈,猙獰著要撕咬下這一塊肥肉。但前有國師的千機軍破了他們的攻勢,奪回城池,後有太子的乾陵軍守著邊疆,如銅牆鐵壁,容不得他們過界半分。
因此,有老臣主張,趁契蒙現在實力不如鬱北,攻打、拿下契蒙,以絕後顧之憂。
他們是之前眼見著契蒙欺辱鬱北的一代,對一雪前恥抱有厚重的期待。
但年輕的一代臣子並不同意他們的想法。以容約為首,他們更偏向於保持現在的和平狀態。楚棠來的那天正好是討論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
“拿下契蒙是先帝和老臣多少年的願望?想必先帝在天有靈,知道也會欣慰。”
“契蒙不主動襲擊,鬱北有何理由攻打?失了正義,等天下人口誅筆伐,承擔罵名的是你們和先帝,還是太子?”
記 “戰爭之間需要什麼正義?國家強大才是道理。容大人別失之偏頗了。”
“林大人既然說到國家強大一事,那容某便問你。十幾年前,鬱北危機,內憂外患,是太子和國師推行新法,力挽狂瀾,整賦役,強公室,杜私門。現如今國家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突然打仗,誰能保證鬱北的程序不被打斷?”
……
容約擲地有聲:“一開戰,苦的是百姓和前線的將士。是以臣認為,貿然與契蒙開火,萬萬不妥。”
一眾老臣面面相覷,最後只能求助於鬱恪:“望太子完成先帝遺願。”
這些頑固派,此刻激進地主戰,卻絲毫不考慮其他,求助於太子,又暗暗用先帝施壓。
少年很沉穩,坐在上方,不怒自威,沒有立即表態,側頭看向坐在簾後的楚棠。
旁人都看不見楚棠在那兒。只有鬱恪能看見。珠簾微微晃動,間或露出楚棠的面容。
似乎感受到他的視線,楚棠轉頭,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只一笑,便收回了目光。
少年心裡早有了主意,只是仍想聽聽楚棠的想法。但楚棠明顯很信任他,那笑似乎是在說,但憑殿下作主。
最終,太子敲定了和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