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並不太少。他們心中的那個“家”,與國內很多人老掛在口邊的所謂“常回家看看”的那個“家”,全然不同。
對我和妻子來說,我們的家,是一個漫無邊際的大海,又是一個抗擊風浪的小島。“家”的哲學意義,是對它的尋常意義的突破。因此,這次居然走得那麼遠。是的,越遠,越要來。
七
這個島上,多年來已經住著一箇中國人,他叫陳明燦。作為唯一的中國人住在這麼一個孤島上,種種不方便可想而知,但他一直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我想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實在太愛海、太愛島了。他也是那種在本性上“四海為家”的人,沒有海,就沒有他的家。
老家,在廣東河源。他曾漂流到太平洋上另一個島嶼帛琉生活了十年,後來又來到了這裡。他現在無疑是島上的“要人”了,開了一個小小的農場,陸續僱來了五個中國職工。酋長有事,也要找他商量。
他居住的地方,是一間可以遮蔽風雨的簡單鐵皮棚屋,養著幾隻家禽,放著一些中國食物。他裝了一根天線,能接收到香港鳳凰衛視,因此見到我便一頓,立即認出來了。在太平洋小島上聽一位黑黝黝的陌生男子叫一聲“秋雨老師”,我未免一驚,又心裡一熱。
在島上還遇到了一對中國的“潛水夫妻”,那就比陳明燦先生更愛海了。全世界不管什麼地方只要有良好的潛水點,他們一聽到就趕去,像是必須完成的功課,不許缺漏。去年在非洲塞席爾的海灘,他們一聽說這裡有上好的珊瑚礁,就急忙趕過來了。丈夫叫李明學,遼寧鐵嶺人。我一聽鐵嶺,就聊了幾句熟人趙本山。妻子是瀋陽人,叫張欣,我一聽這個名字,又聊了幾句熟人潘石屹,他太太也是這個名字。
李明學、張欣夫婦原本都有很好的專業,在上海工作。但是他們在讀了不少有關“終極關懷”的古今文字之後,開始懷疑自己上班、下班的日常生態,強烈嚮往起自由、自在、開闊、無羈的生活,於是走向了大海。在大海間,必須天天挑戰自己的生命,於是他們又迷上了挑戰。
“我先在海岸邊看他潛水,自己不敢潛。後來覺得應該到水下去陪他。從馬爾地夫開始學,終於,等到用完了二十個氣瓶,我也潛得很自如了。”張欣說。
“這麼多年總是一起潛水,必須是夫妻。”張欣突然說得很動情,“潛水總會遇到意外,例如,一個人氣瓶的氣不夠了,潛伴就要立即用自己的氣瓶去援助。如果不是夫婦,首先會考慮自身安全。我丈夫喜歡在水下拍攝各種鯊魚,這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