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鹽小甜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折枝的身子抵在衣櫥堅硬的雕花上,疼得眼角都滲出了一點淚意。◎
蕭霽輕聲解答了她的疑惑:“那時我在古琴上的造詣已停步多年,苦無進益。便也動過進入宮廷,與最好的樂師切磋的念頭。我也曾因此託人遞了親手撰寫的樂譜向樂府令自薦。卻一直不曾收到回信。”
“可若再留在荊縣中,亦是徒勞。於是我便順水而下,一路遊山歷水,無有定處。”
“直至數年後,我才漸漸明白。音律從無貴賤之分。天下音律,本就不止於宮廷中的大雅之音。”
折枝的杏花眸裡流轉過一縷迷濛:“那先生為何……”
蕭霽抬唇一笑,無奈開口:“正當我參透此事的時候,樂府令卻不知從何處看見了我多年前留下的樂譜。也因此召我入宮為樂師。違官令,便要流刑千里。”
雖先生的語調平和,但這般淡淡說來,仍是令人悵然。
折枝也輕輕嘆了口氣。
大抵命運便是如此,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陰差陽錯,令人唏噓。
“不知你是否聽過一句古語。”蕭霽往杯中添了些熱水,溫聲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自然是聽過的,如今聽來,更覺悲涼。
折枝低眉,杏花眸裡滿是碎光。
蕭霽看著她,復又溫聲道:“可這古語裡,還有不常被人提起的後半句。”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折枝一愣,緩緩抬起眼來,杏花眸裡漸漸湧上一層亮色。
她輕輕點頭:“先生說的是——至於那其餘八/九,只要事情還沒走到絕路上,總會有法子轉圜的。”
蕭霽見她不再那般鬱鬱寡歡,也輕輕展眉道:“你能如此想便好。”
院內的氣氛也隨之舒緩,悠悠盪盪,似又回到了少年時。
兩人皆是久別重逢,要說的話自也分外多些,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是日上中天,將近午膳的時辰了。
折枝慌忙自青石凳上站起身來:“折枝是揹著家人出來的,在外頭久了恐被發覺,如今得回去了。”
她說著,又想起了什麼,略微遲疑一下,從袖袋裡取出那張琴譜雙手遞過去:“不知先生可否替我看看這張樂譜有何不妥之處?”
蕭霽接過,展開宣紙略看了稍頃,眉眼間漸漸浮出幾分訝異之色:“這張琴譜,你是從何處得來?”
折枝心下驟然一驚,指尖不自覺地緊緊攥住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