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抗戰觀察者 !
“杜將軍,來,給你介紹一位文化界名人。”一個很熟悉的聲音傳來。
“周先生?抱歉周先生,我沒有注意到你也來參加這個宴會。”杜文成連忙向周先生道歉。
“沒關係,來。這位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郭沫若郭先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杜文成杜將軍。你們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嘛。”
杜文成知道這位在後世頗富爭議的文化界名流,但對郭先生的瞭解還是從一本很薄的豎版繁體小冊子開始的。當時的杜文成還是個新兵蛋子,因為看不慣班長某些做法,於是從冷嘲熱諷進而發展到互毆。
結局自然就是杜文成被罰禁閉,在禁閉室裡,窮極無聊的杜文成偶然發現由郭沫若寫於44年的這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
這篇文章近二萬字,內容涉及明朝的衰亡,李自成的興敗,李巖在闖王軍中的地位等等。因為是在禁閉,杜文成也就斷斷續續的讀完了這篇文章。
結束禁閉以後,出於好奇,杜文成在網上查了一下這位曾經和魯迅並稱的文化界奇人。從流傳下來的相片上看,郭先生的面相很符合他詩人的氣質。
杜文成也是在後來才知道,《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是含有寓意的,郭先生與周先生是好友,當時的周先生處境不佳,郭先生就寫了這篇文章,以李巖暗喻周先生,他的這篇文章曾得到延安最高統帥的讚譽。
郭先生之所以為人詬病,大抵是文人風骨之類的事,指責他的人大概忘記了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英雄的,他也不過是有些才華的凡人而已。人是要吃飯的,吃飯是要有腦袋的,沒了腦袋吃啥都不會覺得香。
值得一提的是,此公創作的五幕話劇《屈原》在重慶公演時盛況空前,當時的媒體報道說:“上座之佳空前未有,堪稱絕唱。”
“郭先生,您的《屈原》公演時我不在重慶,錯失了一場空前的盛況,真是惋惜之至。”
一身西裝革履的郭先生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杜文成,“將軍也聽說過我的《屈原》?那是本人的榮幸,將軍的威名我可是久仰的很。”
兩人講了一會客套話,又有人來向郭先生致敬,杜文成也就趁機告辭,在周先生的引薦下又結識了很多名人,他的腦袋又開始疼了。
“杜將軍,你沒有問題吧?”
杜文成苦笑道:“我只是不習慣這樣的場合,人太多太亂,覺得有點吵的慌。”
“有件事我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