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33章
李讓打斷了唐儉,問道:“所以,房相與陛下真正想要和親的物件是吐谷渾?”
唐儉一愣,旋即反問道:“為何不能是高句麗?”
李讓雙手一攤道:“高句麗與我大唐是世仇,百萬漢家男兒頭顱築成的京觀還立在遼水之畔,陛下同意讓高句麗使臣入長安已是胸襟寬廣,和親絕不可能。
那便只剩下吐谷渾,至於其他小國,大唐沒有拉攏的必要,因為他們對大唐造不成什麼威脅。”
李讓的話有理有據,一時間唐儉竟然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他像是看怪物一般看了李讓一眼,隨後嘆了口氣道:“不錯,陛下和房相確實屬意與吐谷渾聯姻,吐谷渾佔據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對大唐至關重要。
如今大唐雖然解決了突厥這個心腹大患,但本身也已經元氣大傷,沒有能力再支撐一場國戰,既然戰爭的方式行不通,那便只能和親了。
而宗室女子之中,任城王之女年紀合適,在朝野內外都極負賢名字,是最有可能被選上的。”
李讓明白了,隨後心裡便升起一股無奈的感覺。
她記得歷史上李道宗的兩個女兒似乎都被送出去和親了,一個金城郡主被封為金城公主送往吐谷渾嫁給了伏允可汗。
另一個翠平郡主被封為文成公主送去了吐蕃嫁給了那位年輕的贊普。
但不管是吐谷渾還是吐蕃,在這個時代都是毫無爭議的苦寒之地。
李道宗肯定是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去偏遠苦寒之地受苦的,所以才會安排了這一遭。
李讓很無奈,他不想娶一個自己連長相都不知道,性格脾氣更是一知半解的人,但他更不想讓大唐的女子去和親。
在李讓的認知裡,送女人去和親是極度恥辱的事情。
憑什麼兩個國家之間的和平要一個無辜的女子去維持,真要涉及到利益之爭的時候,難道是嫁一個女子過去就能消弭掉爭端了嗎?
大漢嫁了那麼多公主去匈奴,最終也是靠著屠刀才換來的和平。
前隋嫁了好幾個公主去草原,該欺負中原王朝的時候突厥也沒有心軟啊。
所以,和親之事絕不可取。
但他人微言輕,想要廢除和親的國策無異於痴人說夢。
看來此事還得從唐儉和李道宗身上下手。
沉吟片刻,李讓抬起頭看向唐儉,淡淡的說道:“公爺應該清楚,就算小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