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旻就此知悉,明慎生病是真,但是還有力氣出門,有力氣逛窯子也是真。
執意請假不來上朝,不肯入宮見他……也是真的。
第十天,明慎仍然沒有來。
玉旻冷笑著道:“反了他了,真是越來越有出息,我看他是不想當這個官了。”
禮官友情提醒:“明大人當不當似乎……也沒什麼分別,總之他是皇后,陛下您說是罷?要我說,陛下,這種事上還是得有人退一步的好。前朝高統帝后也曾鬧過矛盾,皇后去孃家省親,一去就是五年,最後病逝了……高統帝在皇后墳前痛哭流涕,那叫一個慘……”
玉旻道:“胡說八道,自己出去領板子。”
神官趕緊道:“臣知錯了!臣的意思是與其各退一步,不如主動出擊,陛下為何不把明大人逮回來,任他一哭二鬧三上吊,就是不放人,一來二去地就軟化了,這個軟化的手段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綁起來在床上這樣那樣……”
玉旻打斷他:“出去領板子。”
神官哭了,企圖抓住最後的機會:“我知道!我知道明大人一般什麼時候出門,陛下您不方便直接上門,但微服私訪,等在路上也是可以的!臣這就去聯絡卜瑜大人商議此事!”
說完一陣風似的就跑了。
下午,卜瑜再次進了宮,這次是和禮官一起,認真嚴肅地闡述了“將明大人抓捕回宮的必要性”,理由分列如下:“身為皇后,需要明大人坐鎮後宮,以免後院起火,失卻公信。”雖然後宮只有明慎一人。
還有什麼“明大人身為在朝官員,出入花街柳巷,實在有損朝廷顏面,於情於理,應當抓回來責罰”等等。
理由都冠冕堂皇,玉旻都不置可否。
還是神官最後一句話抓住了精髓:“明大人與您分別十天之久,一定想您想得抓心撓肺,所以才纏綿病榻始終好不全,雖說您二位在互相置氣,但是嘛,您是帝王,也是明大人的丈夫,丈夫給心上人一個臺階下,又有什麼不好呢?明大人一定!非常非常思念您。”
玉旻於是拍板了:“知道了。”
一群人頭碰頭的鑽研了一下午,最終決定:在明天正午,明慎看完病回來的某個偏僻巷口將人一把帶走,先送到卜瑜那裡做心理工作,若是明慎服軟,那麼用軟布轎子接他回宮;若是不服軟,那麼就綁著用軟布轎子接他回宮。
從上到下一致認為,這個計劃十分完美。
明慎在家裡悶了十多天,終於覺得這樣頹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