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合縱連橫 誰來回答中國 (第2/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春秋的老闆和幫傭是有血緣關係的,士人也一般都有世襲職務和固定工作,或像管仲時代的齊國那樣由國家包養。戰國之士,則必須自己找工作。他們與諸侯和大夫,是僱傭關係。既然如此,士們是去幫忙,還是幫兇、幫腔、幫閒,便由不得自己,或不能完全由自己。
相反,為了保證有口飯吃,甚至能夠飛黃騰達,他們很可能放棄原則而投其所好,不顧長遠而只顧眼前。戰國之人急功近利,社會風氣急劇敗壞,這是重要原因之一。[15]
好在事情還有另一面。
另一面就是士在國際事務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那些重量級士人,服務某國該國就興旺發達,離開某國該國就內外交困,正所謂“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 簡直就是核武器。[16]
這就迫使各國的王侯和卿相,不得不卑躬屈節,禮賢下士,以至於普天之下,尊賢成風。他們甚至不惜自己節衣縮食,也要供養士人。齊國執政田成子每年的收入,大部分用於養士。孟嘗君門下食客三千,每天都跟主人吃同樣的飯菜,不敢稍有怠慢。權貴們對士人的謙恭,於斯為最。[17]
相反,士人卻完全不必看權貴的臉色,甚至可以傲然視之。有一次,魏國士人田子方與太子擊狹路相逢。太子連忙讓車迴避,自己下車行禮,田子方卻昂然不答。他說:諸侯看不起人則失其國,大夫看不起人則失其家。我們士人,如果主張不被接受,言論不被採納,換個國家就是。拋棄不識好歹的權貴,就像扔掉一隻草鞋,有什麼了不起!
魏太子擊聽了,也只能唯唯諾諾。[18]
毫無疑問,王侯卿相們的這種態度,是被殘酷的國際競爭和權力鬥爭逼出來的,卻在無意中解放了精神文明的生產力。我們知道,知識階層最希望的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態,一是衣食無憂,二是言論自由。有此兩條,思想的源泉就會充分湧流,文明的成果就會遍地開花。
戰國,就做到了這兩點。
事實上,戰國的知識階層雖然不少被國君或大夫供著養著,卻其實不必承擔責任,也不受任何制約。他們想著書立說就著書立說,想高談闊論就高談闊論,想出謀劃策就出謀劃策,想坐而論道就坐而論道,甚至想拂袖而去就一走了之。沒人失去自由,也沒人因言獲罪。
不被供養的,更如此。
於是戰國二百年,就成了充滿矛盾的時代:民眾水深火熱,士人備受尊崇;社會動盪不安,學術空前繁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