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1/6頁)
青竹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秋收之後有一段相對空閒的時間,雖然還是要每天上工,但勞動力度沒有之前大,人也可以鬆快一些。
知青們有了時間,就從村民那裡收了一些本地的土特產,寄回家給家裡人聊表心意。村民自己曬的山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買也便宜。當然,肯定沒有專門賣的那些好看,大家都實惠,不求品相好,東西好就行。
昭明不做特殊那個,他也收了本地的一些菌菇、筍乾、藕粉之類的,打包好了,寄到家裡去。他從來就把個人情緒和個人義務分得清,甭管心裡怎麼想,面上總是做得到位,讓人無可指摘。
他還向村裡的木匠借了工具,找村長要了些木頭,自己花了一張圖紙,說要做一個自動撒種子的小機械。和他同屋的知青覺得有意思,也幫著一塊兒做,後來連老知青也加入進來,這裡面還真有幾個精通機械的。
其實昭明做的就是後世很常見的手推式播種機,可以設定間距和每次掉落種子的數量。而且是站著一路推過去,所以不費勁,不需要一次次彎腰。他這會兒雖然是沒有這個記憶,但隱隱約約的有些靈感,就開始琢磨了。
其實之前村裡播種使用的是耬車,前頭牛和驢拉著,後頭跟著一人。但這種播種方式有缺陷,根據來的技術員的指導,種子和種子之間應該有個嚴格的幾厘米的間距,而且每個坑裡的種子數量有一個準確數字,傳統耬車做不到這點。
那麼怎麼辦呢?為了增產,本地播種就採用了一個十分原始古老的方法,還是要前頭的拉著犁一路開墾,後面的人一次次的彎腰撒種子,覆蓋一層薄土。這樣不斷彎腰,其實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對脊椎也很不友好,容易駝背。
知青們因為幹活不老道,人家嫌棄他們不讓他們幹播撒種子的活,但昭明哪怕只是在一旁看,都覺得累人。他就琢磨著,能不能弄出一個手推式的播種機。
但他一個城裡娃娃,瞭解種地也就是這小半年的事,雖然腦子裡似乎模模糊糊的有個概念,也就知道個概念,具體真不清楚。所以他已經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慢慢琢磨。
誰知道老知青裡還隱藏著兩位機械大佬,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家一聽就明白,反手就是一張力學圖紙,再隔兩天就做出了小模型。
大家拿著簡陋的模型在地裡走了一圈,用小石子假裝種子。
“成了?”發起人昭明還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果然啊,什麼都得找專業的才行。
於是他們做了一個標準的出來,中間有些金屬部件還是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