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八字破陣 (第2/3頁)
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成都府,戰爭的訊息再次傳來。興州、青泥嶺等處再度急報遭到周軍大舉進攻;東面夔州急報,荊南國投降,周朝大軍已經進佔江陵。
這次不像是嚇唬人,兩路一起來,動靜那麼大。
孟昶被一嚇,在花叢中流連忘返的雅興再次被打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朝堂上一如既往,眾臣一呆在一起就開始吵。
有大臣質問王昭遠:“去年底王副使不是說,郭鐵匠胸無大志?現在兩路大舉入寇,所圖十分明顯,你怎麼說?”
王昭遠道:“你什麼意思,又要勸陛下放棄尊號?周軍已經動兵了,現在放棄尊號也沒用!”
“休得胡扯什麼尊號,老夫現在是問你,你號稱周軍已被拒之國門之外、高枕無憂是何意?”那大臣咄咄逼人。
宰相李昊見王昭遠臉色尷尬,只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但李昊不敢對王昭遠落井下石、幫著指責他,不然一會兒又要扯到李昊家中富可敵國養了無數歌妓、還寫過降表那茬上。
王昭遠紅著臉道:“輕舉妄動對我大蜀用兵,就是胸有大志了嗎!周廷是被逼無奈,小皇帝母子靠一個郭鐵匠沒法穩住局面、威望不足,所以急需大功震懾四方,否則就是坐以待斃,這才狗急跳牆孤注一擲動兵戈……出兵就能拿我大蜀怎樣?咱們且看著,周軍勞師動眾無功而返,怎麼收場!去年的青泥嶺之戰就是例子,他們連一個青泥嶺都沒法突破,能攻下北路劍門、東路三峽這等天險?
周朝此戰後必內亂,陛下宜整軍備戰,在恰當時機出川。”
大將李廷珪說道:“得先守住兩面要地再說,王副使既然口若懸河,且在陛下面前拿出一個方略,該如何防守?北路和東路重點守何處?”
王昭遠踱了兩步,若有沉思在胸,一時不言。
李昊說道:“周軍東路是殿前都點檢郭紹親率大軍,殿前司一向是周軍最精銳的人馬。臣以為我國兵戰力不如周軍,宜以數倍的人數優勢才能彌補弱勢;應集中主力在東面,先死守三峽、夔州,再聚重兵於東川阻擋東路軍。而北路周軍是偏師,主要是鎮兵,即便突破了巴山、孤軍深入到綿州,我國也可以禁軍就近馳援。”
王昭遠冷笑道:“李丞相說得好,不在巴山劍門險地設兵嚴防,卻要放周軍到西川平原上野戰?”
李昊道:“王副使若有高見,說來聽聽。”
王昭遠似乎想出了辦法,此時已十分從容,淡定道:“八個字可破周朝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