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熱情。
四十九大街入口處已經戒嚴了,駐紮在香港的大明海軍陸戰隊搭建起了沙包工事,面孔鐵青的海軍陸戰隊員平端著他們的天道520年式步槍,步槍都已經上了刺刀。在香港冬日的陽光裡面泛著寒光閃成了一片。還有兩架水水機關槍也上了彈鏈,殺氣騰騰的對著這些手無寸鐵的英格蘭人。這些在香港駐紮了有一段時間的大明官兵都有些神色緊張,甚至還有些不知所措。這裡還是充斥著漂亮而熱情的白人姑娘,並且將每一個神洲來客都奉為上賓的香港嗎?一向麻木冷淡的香港英格蘭人,怎麼會因為一份最後通牒就激動成這樣?這裡真的是香港,而不是華夏帝國或是神聖天道國的什麼地方嗎?
“該死的青年英格蘭運動!”
林爽文下了無法前進半步的人力車,付了車資後望著狂熱的人潮,心中冒出了“青年英格蘭運動”這個名號。這是由小威廉·皮特和理查德·韋爾斯利這兩個狂熱的英格蘭民族主義分子所領導的政黨。這是個英格蘭議會下院中的小黨,只有5個席位。但卻是關鍵的少數派——實際上這個小黨在英格蘭國內的支持者並不少,只是它的支持者大多是青年人或是中下層平民,達不到投票選舉議員的財產限額。
因此,這個奉行極端民族主義,強烈鼓吹對清戰爭(已經鼓吹了五六年了)的政黨習慣於煽動街頭政治來達成他們的目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些狂熱分子顯然已經達成了目的——大清國肯定會拒絕最後通牒,英清戰爭實際上已經爆發了!
現在香港的青年英格蘭運動支持者聚集在四十九大街外,其實是在提前慶祝勝利……沒有任何一個英格蘭民族主義者會懷疑這一點。
實際上,林爽文也毫不懷疑英格蘭會打贏這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不是在海上或是在戰場上分出勝負的,而是在倫敦和巴黎的街頭分出勝負的。
林爽文的手頭有大量的資料可以證明這個判斷——在英格蘭宣佈總動員的當天,倫敦街頭的每一個臨時徵兵站前,就排起了長隊。得到訊息的英格蘭青年,像潮水一樣湧來,紛紛要求加入軍隊,為了民族的明天而鬥爭……沒有一個人會去計較軍餉多寡!
哪怕是在大明帝國的統治的香港,雖然沒有英格蘭陸軍的徵兵站,但是在英格蘭總動員前的幾年,就出現了無數個為英格蘭海軍而募捐的站點。在香港的英格蘭人,無論貧富,無論男女,無論信仰什麼宗教,都踴躍捐款!甚至連紅燈區的英格蘭妓女們,都拿出了她們辛辛苦苦攢起來的賣肉錢。這些錢最後匯總起來,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