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此刻,她好像才漸漸將上輩子她以為早就消散的執念,徹底放下了。
李崇音望了一眼比自己矮小了許多的少女,她似乎方方面面的都能貼合他心底最癢的點。
淡淡的月華下,一個放開前塵過往,一個卻有了波瀾起伏,這般陰差陽錯中沉澱,被埋於表象之下,一點點發酵。
也許會消聲滅跡,也許會到未來的某個頂點……轟然爆發。
兩人步行到懋南院附近,雲棲行了禮就要進屋。
李崇音卻忽然說了句:“若我不參與今年的秋闈,你會失望嗎?”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還真有股振地有聲的氣性在那兒。
李崇音是慶朝開國來最年輕的生員,說是萬眾矚目也不為過。從祭祖中也能看出,李老夫人與李家對他這次秋闈有多重視,甚至外界對於他的討論也沒有停過,相信就是聖上也有關注過他。他卻在這麼重要的時刻,還有短短几個月的功夫,這樣的關鍵點,突然放棄?
雲棲覺得現在李崇音的表現並不像得知身份的樣子,也就是說,在得知真相之前,他就已經做了這個打算了。
雲棲畢竟也是從他手底下出來的,對於整個慶朝的科舉環境也是有所瞭解的。
她細細想了想,以李崇音現在不斷為李昶做事的情況下,哪怕再低調也有可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了,從這段時間那些皇子的邀函中也能看出一二。
他選擇急流勇退,推遲三年也未必沒有這方面考量。
而且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皇子間的爭鬥,很容易適得其反,將李府扯入不可控的情況中。
另外,可能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雲棲結合自己翻閱過的書籍與真實情況,像他這般年輕,若是考得一般也就罷了,考得好其實很難分配,他的資歷年紀不足以進翰林院,若是被分派到偏遠地區任職,遠離京城的權利漩渦,再要回來就難上加難了。
就像李昶那樣,在江南算半手遮天,可到了京城,幾乎寸步難行。
推遲三年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不但能在秋闈中有更大的把握,到時候他的年紀正好,不會因過於年輕而被小瞧,也更容易得到聖上重用。
而且到時候,相信奪嫡之爭,才是最熱烈的階段。
雲棲想明白前因後果,唏噓著那麼多人甚至包括曾經的自己都在為李崇音可惜,卻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內。
能不為眼前利益所驅又不被富華迷住眼,雲棲雖放下情愛,卻依舊對他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