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女入胡 西夏毅宗皇后梁氏(附小梁氏) (第5/12頁)
蔣勝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大的不同是,她的壓力不是來自國家外部,而來自國家內部。
她是一個漢人。
党項人的國家,怎能容一個漢人來發號施令,這使梁太后執政初始,就受到朝中上下來自各黨項部族的壓力。而在諒祚執政期間,大力推行漢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許多黨項貴族的利益,這一筆賬,在當時的党項貴族眼中,自然是身為漢女的梁後影響所致了。更有甚者,在諒祚在世時最後一年,綏州守將嵬名山歸降宋朝,西夏失去了綏州,這更是成為党項各族對諒祚一力推行漢化的一種罪名指責。
梁太后的漢人身份問題,成為她的原罪,也成為她執政的最大障礙。
為此,她必須要將自己洗白,要在人們心目中抹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印象;為此,她要全力消除自己身上任何有漢人可能的嫌疑,要將自己表現得比党項人更像一個党項人。
政客的出身不能決定他會站在哪一方,政客的起家立場也不會決定他永遠站在哪一方。為了討好党項貴族,梁太后下令廢她的丈夫諒祚實行的一切漢化措施,重新廢除漢禮,恢復党項的蕃禮。
這一舉動得到了党項部分貴族的好感,但也有人不願意,就算是党項貴族,也分老派和新黨,部分在漢化過程中得到利益的人,和她展開了利益爭奪戰。如此一來,政策反覆,經濟受損,党項豪族得以大肆掠財,卻弄得民窮財盡,自然民怨沸騰。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轉移國內經濟下降的矛盾,梁太后索性走得更遠,藉口宋朝不許換回綏州和不許宋夏私市為名,撕毀諒祚所訂立的宋夏和約,發動了數次對宋朝的戰爭。
唐末司空圖七言絕句《河湟有感》中有“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之句,梁太后的平生所作所為,恰恰是如此。
對於梁太后而言,如果有可能,她願意去換血把自己從頭到尾換成党項人,她願意向党項人積極地表示自己與祖國毫無關係,願意發動對祖國的戰爭而換來党項人的利益。
但是或許,在內心深處,她更向往於血緣之國的繁榮華麗,茶葉絲綢,而她既然不可以拋下一切回到故國,那就發動一場戰爭讓自己重新駕臨這片土地。
在諒祚死去一年多以後,從1069年開始,短短几年間,梁太后對宋發動了數次戰爭,甚至於親自率兵出征,點集西夏全部兵力,以企圖得到當年元昊、遼國蕭太后曾經獲得過的輝煌戰績。
只可惜如今不同往日,梁太后既非元昊也非蕭太后,她沒有元昊的軍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