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程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譬如說“輿論轉變風向”“個人隱私極易被侵犯、被洩露”“被網暴、被人肉”……現在李珊以及所有人也終於明白了為何那群人首戰不是去找恆華集團、不是去找王琳,而是來了律所,他們是試圖用輿論的壓力促使這樁案件沒有人敢代理、促使這樁案件的審理過程受到社會大眾的監督、最大限度降低恆華集團的影響力、目的最終是獲得最大數額的賠償款。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網路的世界裡,網民們更傾向於替“弱勢”群體說話。
現在王澤涉嫌的這起交通肇事案,還沒有正式開始辯護,就已經有了諸多的疑點“王澤的講述”“事故發生時死者出現的原因”“死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或說是真正原因”,現在又加上了“輿論風險”。
李珊完全可以預料到,很快律所高層就會召開緊急會議,就該案的代理風險進行重新評估,是承擔高額的違約金還是承受輿論壓制所帶來的後續風險?
果不其然,這邊還沒有就本案的應急公關展開討論,劉律桌上的內線電話已經想起,“陸主任,我這就過去!”結束通話電話,劉律未明確李珊等人的去留,大踏步走出了辦公室,但是所有人都默契地沒有離開。
無論是在金融市場還是在法律行業,高收益永遠伴隨著高風險,所有人在一開始決定受理此案時就知道本案的風險要高於同期其他案件,但是本案的代理費也足以令所有人願意為之奮戰一番,畢竟成功後不僅可以收穫豐富的獎金、還會大大提升自己在業內的名氣。但現在,輿論一旦介入,很多時候就不僅僅是在“法律條文”和“案件事實”之間穿梭了,輿論的威力足以毀滅一個律師的執業生涯乃至一個律所前期打拼下來的江山!
幾分鐘的時間,微博已經在開始推送“滬市究竟能否容納普通人?普通人的命就不是命嗎?”“富二代就可以無視人命嗎?法律是否還有公正可言”……等等激進的標題,李珊沒有再點進去,而是回想著自己從畢業到現在,一步步的堅持,衡量著如果這單毀約了,是否意味著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那20%的律師了,是否還要在這座城市過著社畜的生活,沒有休息、沒有朋友、沒有親人,身體已經多次發出警告,其實有時李珊都擔心自己會突然猝死。這明明是一次絕佳的提升自己知名度的機會,怎麼會遇到這類事?怎麼別人的成名之戰就那麼順利?怎麼自己就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精英呢?……
李珊一遍遍地在叩問著自己,身邊突然傳來了一陣陣抽泣聲,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