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第1/3頁)
淮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
蔣衾早年幫靳衛國做過帳,知道他在幹什麼事情。論起走私,靳家老爺子就是靠這個發家的,翹辮子後衣缽便傳給了靳衛國。一開始蔣衾不知道靳炎也有份,知道後心煩意亂沒有多想,現在看這兩兄弟走在一起,才恍然想通,靳炎能從緬甸運那麼多玉石回來,十有八九是靳衛國帶他走上這條路的。
靳炎上大學兩年就退了學,幾個兄弟功不可沒。
蔣衾手腳微微發冷,站在走廊的陰影裡,只聽見樓下傳來悠揚的音樂,以及自己急促的呼吸。
出乎意料的是靳炎很快就出來了,靳衛國把他送到門口,重重拍他肩膀說了幾句什麼,距離太遠聽不清楚。兩人大概只站著寒暄了五分鐘不到,靳炎便點點頭,轉身離開。
靳衛國看他下了樓梯,才轉身走回包廂,留了兩個黑衣保鏢站在門口。
蔣衾點菸抽了幾口,思維從激動裡完全冷靜下來,變得極度清醒、鎮定。他把還剩大半隻的雲煙丟進牆角菸灰筒,舉步從拐角的盆栽後走出來,徑直來到包廂門前對那兩個保鏢說:“我要見你們大哥靳衛國,讓我進去。”
靳衛國不是那麼好見的,保鏢立刻搖頭:“你有預約嗎?沒有不準進。”
“那讓他出來見我。”
保鏢疑惑的對視一眼,蔣衾突然喝道:“沒長眼珠子嗎,連我都不認得?讓開!”
左邊那個一怔,立刻笑道:“對不起對不起,您先等等,我進去問一聲。”說著轉身就走進包廂。
這是蔣衾跟靳家人打交道得出的經驗,那些夥計平時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不會跟人好好說話。你要想被他們當個人,就不能把他們當人來看。
這其實是現在社會上一種群體性格的縮影,在生意場上表現的尤其明顯。打電話也好,見面也好,很少有人說話是態度平和、熱情禮貌的,甚至能說清楚的話都要故意說不清楚,必須要讓別人反覆確認幾遍才行。你要不端出一副不耐煩的架子,你都不好意思跟人開口說話。
像請、謝謝這類用詞,那更是萬萬不能說,說了你氣勢就弱了,也會被人瞧不上眼。就算有時必須要說,也必須說得冷淡厭煩,跟打發叫花子似的,這樣的態度在生意場上才不會被人看輕。
蔣衾曾經很牴觸這種做派,結果靳炎告訴他現在人人如此,你不橫起來,到哪去都會處處受阻,欺軟怕硬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本能。
果然蔣衾這話出口,另一個保鏢看他的眼神也不一樣了,恭恭敬敬的垂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