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崖老道微笑頷首,轉身對封白說:‘小友,先隨我去用餐,飯後,自有人領你至天師洞,或許在那裡,你能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答案。’
於是,一老一少,在這雲霧繚繞的山間小徑上緩緩前行,他們的背影漸漸融入了那片神秘而古老的天地之中,留下了一段關於道與劍、心與身的傳奇故事,在風中輕輕傳唱。
封白輕輕頷首,如同隨風搖曳的竹葉,悄然跟在了行崖道人那彷彿踏雲而行的身影之後,一步步沿著蜿蜒曲折的石階,緩緩步入青山的懷抱。
建福宮,這座隱匿於南派山水間的清幽之地,以其獨特的五戒之法,成為了世間一方淨土,修行者們的心靈棲所。
踏入膳堂,一股淡雅的素食香氣撲鼻而來,桌上擺滿了各式精緻素食,雖無葷腥,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封白微微一笑,對於這粗茶淡飯,他心中並無絲毫介懷,反而覺得能在這紛擾塵世中尋得一份簡單的滿足,實屬難得。
飯後,一抹意外的身影悄然出現——正是那位在道觀外與他有過簡短交談的小道士,此刻已換上了正式的服飾,顯然是行崖道人特意安排來為他引路的。
封白未取坐騎,只將他的大黑馬託付給了建福宮的馬廄,輕裝上陣,隨著小道士踏上了前往青城山深處更為神秘之地的旅程。
沿途,兩人並肩而行,話語間流露出別樣的溫情。小道士,法號念真,原來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丁,上山不過短短數月,連吐納之術都尚未入門,更別提拳腳功夫了。
他上山的原因,竟是因村子遭山匪洗劫,家人離散,孤身一人,為求生存,這才踏入道門,尋得一方庇護。念真的故事,如同山間清泉,清澈而略帶苦澀,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山路崎嶇,每一步都似在考驗著行者的意志與體力。
念真雖年輕力壯,但缺乏修行的基礎,不久便氣喘吁吁,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與封白那從容不迫、氣息悠長的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
三四百米的距離,在他們腳下彷彿被無限拉長,大半個小時的跋涉,讓念真幾度想要停下歇息。
沿途所見,皆是隱士們的居所,草廬簡樸,卻各自開闢出一方小天地,種植五穀,自給自足。
這些修行者,或手捧經卷,低吟淺唱;或執子對弈,笑談風雲;更有那田間耕作的身影,一派悠然自得,彷彿與世隔絕。
他們的長髮輕揚,長袍飄飄,與山間清風融為一體,那份超脫與自在,讓人不禁聯想到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