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方才知義。否則見老幼不扶,見弱小不助,與禽獸何義?”
“人必有是非之心,方才知忠……”
“人必有差恥之心,方才知信……”
“人必有辭讓之心,方才知禮……”
楊紀寫下了四行字,這四行字聯絡起來,正好是儒家推崇的“禮義忠信”。也是楊紀對於《三經》《五典》的另一個理解。
試卷共五頁,還有其他四個題目。楊紀把所有的題目答完,不知不覺已經是傍晚了。文殿三層早有許多的皂吏點上了大燭,裡面一片燈火輝煌。
楊紀一抬頭,就看到桌上放了一些烙餅,饅頭之類的飯食,都很簡單。這是朝廷準備的。
送食的皂吏輕手輕腳,楊紀居然都沒有注意。
楊紀微微一笑,然後收回了目光。他暫時還不餓,藉著這通明的燭火,楊紀把題目重新審了一遍。
“有意思,第一部分考是的禮,第二部分雖然考了五個題目,各不相同,但內容都是禮義忠信。這次的文科考到底想要做什麼?”
楊紀若有所思。
文科舉的題目並不是很秘密,每次考完之後,都會被各地的學子公佈出來。楊紀也曾經留心過。
往屆的文科考雖然也是分三部分,但內容卻是很隨意,並沒有像現在這樣,給楊紀一種很強烈暗示感。
“不知道最後一題考的是什麼!”
楊紀壓下念頭,然後翻開了最後一頁。
這是文科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