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結構化社會機制之外。他們獨自工作。這是一種孤獨的處境。關於孤獨,有個日本禪師比喻,它是習慣每天早上洗冷水澡的人,開啟水龍頭接受第一次衝擊時仍會渾身顫抖的激靈。是這樣的存在。與它迎頭碰撞心有戒備,不會消亡,不會麻木,也無法迴避。
在被長久的孤獨衝擊和與之默默依存的過程之中,我看到面容呈現變化。眼神,唇角,表情,舉止,線條和輪廓,一種持續的緩慢的最終鮮明確鑿的凸現:抑鬱寡歡。格格不入。對峙。退卻。
有3年時間我無法寫作。無法在電腦裡打出完整的一行字。遠離人群,也幾近被世間遺忘。
當我開始質疑寫作,其本質是一種自我懷疑。也許,我覺得自己老了,喜歡舊的逝去中的事物,喜歡復古的端莊和單純,不接受新興改造、科技、俗世愉悅、衍變中的價值觀、時髦、流行口語……所有被熱衷被圍觀被跟隨的一切。也不信服於權威、偶像、團體、組織。周遭種種,令人有錯覺,貌似精力充沛更新換代,內裡卻是被形式重重包裝的貧乏和空洞。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承認自己興趣狹隘。在計程車上如果聽到電臺播新聞,一定要求關閉。我不關心前赴後繼與時俱進的一切。略帶封閉的生活有其必要,從而過濾掉多餘的資訊、概念、觀點、見解,及一切以種種面目出現的俗世方式和規則。物質再昌盛,科技再發達,不能讓人感覺到作為自我存在的真實質地。人類雖試圖做出種種狂妄和幼稚的逃避,但地球上任一區域的人,不管他在摩登都市還是在天涯海角,在生命存活前提下,必須關注的問題,只能是如何發現並面對自我結構的真實性。
大而無當虛假繁榮虛空破碎的一切,只是表相和形式,不是根本和方向。也許可以用來填塞時間的縫隙,卻對心靈沒有引領。個體因為缺少安全感,趨向由集體和潮流中隱匿和消亡自我,究其實質是一種意志和獨立性的虛弱。
雖然置身貌似喧雜沸騰的時代,我是職業作者,卻在一段時間裡完全失去方向。不知道該怎麼寫,寫些什麼,以及為什麼而寫。這三個問題足以讓一個鑽牛角尖的寫作者頹唐營生,無所作為。這證明很初級的一個道理:人其實最終只能被自我打敗。
4
我的自我迷失於對這個時代的惘然和不相宜。那段時間,無所事事,所能做的事情惟剩下閱讀和走路。
埋頭於一堆古書之中,都是死去的人留下的文字。風俗,人情,工藝,建築,戲曲,詩詞,歷史,醫藥,傳奇,食物,紡織品,街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