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快刀斬亂麻 (第1/6頁)
愛吃辣雞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燕紅祖上是戰亂時從北方遷來黔地的燕姓人家分支子弟, 當年燕氏祖先支付金銀向本地李姓人家買了些田地,到燕家老爺子這一輩,分家時分到兩畝水田,四畝旱地。
燕老爺子年輕時勤勞肯幹, 燕老大也是十幾歲就能下地的能幹人, 這些年來又陸陸續續開出不少旱地——近山的坡地, 雖然蓄不了水種不了稻米, 但多種些小米、蕎麥、紅薯、毛豆(黃豆)、菜蔬,日子總也能好過不少。
黔地八山一水一分田,能種稻的水田是稀罕物,平頭百姓能有那麼一畝三分地就算是日子過得去了,大多數人家其實還是指著旱地過日子;燕老大想分家,並不介意鬆口多讓出幾分旱地給兄弟。
但燕老二不幹。
燕二郎兩口子認定燕老大從顧家管事那裡拿過好處, 覺得燕老大急著分家是不想把好處分潤給他, 一開始提這事便大吵大鬧,罵燕老大無情無義。
燕老大沒讓妻女摻和,只把燕家老兩口和燕老二拉到一起關上門說事,連燕紅都打發出去做事。
燕紅也不擔心她爹會在二叔手上吃虧,拎上背篼便跟著張氏去自家地頭挖折耳根。
折耳根多長在稻田旁邊近水的溝渠裡, 一年到頭都能採摘嫩莖葉, 到秋冬時別把老根刨盡,來年又能出芽, 是黔地人餐盤裡必不可缺的菜品之一。
挖了半背篼折耳根, 又去自家旱地裡扯了幾窩芫荽, 拔了幾把毛豆, 回到家裡見正房堂屋的大門還緊閉著不時傳出吵鬧聲, 張氏便吩咐燕紅去菜園裡挖兩根青菜, 自進廚房忙活起來。
在這個沒有味精的年代,只有富貴人家才追求食物鮮美,一般農家只要吃進嘴裡的菜有個味道就行;折耳根、芫荽都是味重的南方作物,洗乾淨了加點鹽和辣椒涼拌起來就是菜,放進別的菜裡同炒也能起到增味作用——雖然對於外地人來說不一定能吃得慣這種“重口味”就是了。
除了折耳根和芫荽,黔人用於增味的廚房神器還有豆豉,剁椒,餈粑辣椒——後兩者不提,前者流傳到泥盆,就是所謂的納豆了。
張氏是標準的黔地婦人,豆豉、剁椒、餈粑辣椒燕家廚房裡都有存貨,當然了,這個年代的這些自制增味神器並不像後世那樣滋味十足、連外地人都能津津有味地吃下去——原因有二,一是這年頭沒有味精,二是這年頭的鹽質量不行,是比後世工業鹽(用來融雪的那種玩意兒)還粗糙的土鹽,苦味比鹽味更重。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廚藝上並不比後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