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了。
最後他評價道:“唐寅早年成名,可稱之為詩畫雙絕,本以為他的才學不過爾爾,世間傳言多有言過其實,但現在看來,非但他才學非凡,連眼光也極好,甚至對於時局的把控,也非常人可比。”
朱祐杬道:“袁先生說的是他讓朱浩進王府之事?”
“嗯。”
袁宗皋點頭道,“他去江西前,特地繞道安陸來,還跟王府教習見了一面,目的不言自明。以他的見地,應該能想到,若是當今陛下一直無子……”
有些事不需要說得太詳細,需防隔牆有耳。
這話真要傳出去,朝廷對興王府的手段可就不是現在只派人盯著,或許就要直接栽贓誣陷謀反了。
但即便袁宗皋不詳細說,朱祐杬也明白是怎麼回事,這個話題這幾年其實二人不止一次談過。
朱祐杬道:“可他為何又去了江西?”
袁宗皋面帶沉思之色:“之前在下也沒想明白,不過仔細想想便能理解,他去南昌,看似投奔寧王,但他豈會不知寧王有謀逆的野心?或許是想親自探查一番……更主要的是,他想進王府也沒有機會啊。”
一句話切中現實。
興王府最近這幾年都很低調,除了給朱厚熜從本地招募教習外,與安陸的豪紳、官吏等幾乎從不來往。
唐寅本身還是朝廷“犯官”,沒有繼續參加會試的資格,這樣一個有“前科”的人,就算毛遂自薦,興王府也不會搭理。
但現在有了朱浩這個弟子在興王府當伴讀,還表現出名師高徒的氣質,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朱祐杬直接把袁宗皋想說的話說出來:“若是有機會的話,讓他到王府教導世子,倒不失為絕佳的選擇。”
連袁宗皋也不由頷首同意朱祐杬的想法。
見識到朱浩的才華和學識後,二人都生出招攬唐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