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霽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每視線掃向自家兩個侄女時,那眼神更是飄飄忽忽地,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雖是心下微訝,陳瀅卻也沒當回事。
宅門裡的事情最複雜、也最細密,俞氏是長房大婦,而這兩個姑娘卻分屬二房與三房,想來這房頭兒與房頭兒之間,也是有些不能言說之事的。
陳瀅一面想著,一面便隨眾人起身,先行辭別了長輩,復又沿著那外頭的抄手遊廊來到了花園。
忠勇伯府的花園佔地面積頗廣,然此際只是初春,園中花木寥寥,那景緻便也有些單調,幸得內中有一所“梅苑”,如今卻正是晚梅花開的時節,正是錦繡千重,一眾姑娘們皆在這裡遊玩,伯府還貼心備下了筆墨、投壺、琴簫等物,那些有雅興的姑娘們自可寫詩撫琴,或是於梅下嬉戲,十分風雅。
盧宛音姐妹十分盡心,一路細心陪伴,陳瀅逛了一圈兒下來,忽覺小腹隱隱墜痛,不由大感不妙。
她已經來過了初潮,此時這種痛感她十分熟悉,算算日子,只怕今天某位親戚便要造訪了。
她不欲驚動旁人,便悄無聲息地帶著尋真並知實離開了人群,尋了個小鬟問明路徑,直奔淨房而去。
好在那淨房離得不太遠,轉過幾道遊廊也就到了,羅媽媽也提前備下了應用之物,待發現果然是月事來臨之時,陳瀅也不曾措手不及。
約莫一刻鐘後,陳瀅終於收拾妥當,一時卻又有些懶懶地起來,不想再往那梅苑裡湊。
人家在園中賞景,她又不方便跟著,這古代的姨媽巾她從來就沒用慣過,自然還是以少走多坐為上。
恰巧那背風處有座水閣,跨著一條細細的清溪而建,不過借了個水意而已,修建得倒是十分精巧,四周皆是可以開合的窗扇,朝東的一側正對著梅林,林中那些穿紅著綠的身影,此際倒成了陳瀅眼中的風景。
“便在此處歇歇吧,等開了席再過去。”陳瀅做出了決定,尋真與知實自無異議,將那隨身帶的大錦帕墊在木椅上,陳瀅便坐了下來,尋真上前將那四周窗扇都掩上了,生怕陳瀅吹風著涼。
她這廂才坐了不過五分鐘,遊廊那裡便傳來了腳步聲,聽聲音應是正往淨房的方向而去。
陳瀅本不想聽壁角,無奈那行路之人正說著話,好巧不巧地,那話音便飄進了水閣之中。
“大姐姐怎麼也跟了來?”少女清嫩的聲線隨風而來,吐字微有些模糊,因而便有了一種格外地甜軟。
陳瀅立時便聽出,這是忠勇伯府六姑娘盧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