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2/4頁)
蜀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句心裡話的時候,卻發現朋友再多,也沒人能讓他們卸下防備。
花團錦族之時,烈火烹油之際,一句無心的話都能被放大麴解,更何況所謂的真心話了。
陸煥生:“睡吧,你明早還要早起。”
他不知道文寧在想什麼,但自從文寧來到這裡之後,就沒少誇過他。
雖然讚美的話陸煥生聽得不少,然而像文寧一樣,翻來覆去就那幾句話的屬實不多。
只是陸煥生聽得出來,文寧的讚美都發自肺腑,沒有一點是因為客套。
及至陸煥生離開房間,文寧才用被子矇住頭。
陸煥生十六歲出道,那年文寧才八歲,他總是乖巧的,家裡給他安排的課業他都會乖乖完成,除了二哥有時候會悄悄帶他出去玩以外,其餘時間他都待在家裡,他讀中學之前,一直是在家裡跟著家教唸書。
除了固定的課程以外,他還要學中國文化,學毛筆字,甚至古琴都學過一段時間。
他忙碌的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但因為從不抱怨,從不喊苦,也不像其他小孩一樣哭著喊著要出去玩,所以家裡人也不覺得他累,每天晚上,文寧都可以看一部電影。
港臺電影居多,內地的電影那時候多數都是反映社會問題的電影,可文寧沒在國內,經常看得雲裡霧裡,看不懂,而國外的電影,大哥不太願意給他放。
大哥從小跟著文父身邊,年紀雖然輕,但做派很老,他認為文家雖然現在在國外,但根基還是在中國的,他們骨子裡淌的是中國人的血,如果連文化都丟掉,那麼文家就只是普通的黃皮白心,家族傳承也一併沒了。
一個失去自身文化和歷史的家族,跟暴發戶有什麼區別?甚至還不如暴發戶,至少暴發戶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過去在哪。
所以文父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嚴格,他不信奉快樂教育那一套,只看國外精英階層就知道,他們本國人其實也不信,精英的孩子,從小也得送入私立學校,被各種課業轟炸,畢業後大多數不是進入政界,就是走進華爾街。
文家能有今天,能一直屹立不倒,跟嚴格的教育脫不開關係,孩子的童年就理所當然的被犧牲了,文寧的大哥變得少年老成,二哥變得反叛,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時間才回家,文寧則乖巧的像是沒有脾氣。
文寧小的時候沒怎麼接觸過外界,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怎麼樣一個高壓的環境下。
那天大哥給他放電影的時候隨手拿了張碟片,估計大哥自己也不知道是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