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覓無蹤。待要再找時,見遠處來了幾個官差樣人物,不知誰喊了一聲,“差爺來了”,便又轟然散去不提。
雖然如今天氣越冷,但武林這裡今年流行起了棉衣棉褲,比皮草便宜得多,保暖上相差不遠,因此街頭人也比往年要多,幾個官差晃晃悠悠走到近前,也不去抓人拿問,而是徑自走到相熟的鋪子裡去討口水喝,他們的青布衣下鼓鼓囊囊,也是穿了簇新的棉衣——買活軍的棉衣都是中開縫,分了上下衫,這制式是瞞不過人去的。
“船確實是離了海寧了?”
“瞧他們店裡掛新火腿,這定然是真的了,準備把陳腿賣到北方去,已是開始備貨了——還有對過那個香粉店,不也開始打掃櫥櫃了?他們這是要上貨,買活軍那裡來的好胰子,一到就賣空的,還有所謂新式洗髮水,雖然不是賣到京城的上等貨,但也比蘇樣豆子要時興得多哩!”
從河坊街上這家菸草店裡轉出來的,赫然便是剛才鬧了一番的張宗子,他笑嘻嘻地和這捕快行了一禮,嘴甜地叫道,“四叔,您老今日怎麼來了?可是要安排戒嚴防賊的事?”
這張宗子出身紹興大戶,家業之大,說是張半城也不誇張,交遊可謂極為廣泛,像這樣的本地紈絝,在武林根基深厚,也難怪他剛才敢高聲談論買活週報,沒有一點遮掩。——可以說,在武林他只怕鎮守太監王知禮氏,其餘大小官僚,便是有了口舌糾紛,也自有人脈相勸,不會和他當真計較。
這張四叔便是張宗子族中的遠親,託著族裡的關係,在府衙做了個捕快班頭,平時身邊幫閒眾多,是一等一得意能幹的吏目,雖說從吏不算光彩,但張宗子也不忌諱這個,半年來在武林讀書,和張四叔是常來常往,彼此十分熟稔,性子也投合。張四叔瞪了張宗子一眼,道,“我若不來,還不知道你竟如此跳脫,穿著棉衣在外亂走,連道袍也不披一件,仔細他人告你一狀‘服妖’,讓你來年舉業無著!”
他揪的居然是這個點,張宗子也無法反駁,訕訕然披上一件夾襖,先嘆道,“也不知買活軍為何不肯做襖子,非得做這個樣式,在外頭套穿什麼都不舒服——偏又暖和,捨不得不穿,倒是叫人為難得很。”
又道,“四叔,你來得正好,我剛給王二叔出了個主意,讓他抄些價錢出來,在前面照壁上貼了,到時候咱們暗地裡收了貨,也去錢江邊上做這個生意,豈不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張四叔道,“胡鬧!這錢是你賺的?連鎮守太監府一句話沒說呢,宗子,你都多大了,見事還是這樣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