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張宗子雖然剛吃飽,但現在談論這個話題倒不會引起他的不適,因為在考證的過程中儼然已經習慣了,他關心地問,“需不需要先交押金呢?若是這樣,伯母千萬不要客氣,先把錢湊了,將手術做了是要緊。”
郝太太的腳剛把指甲給剪了,現在墊了藥棉在足心,又在醫院配了兩根輕便的助力柺杖來,至少走路不像是之前那樣蹣跚了,可以憑藉柺杖助力,在院中跳來跳去。聞言道,“讓張少爺費心了,手術時機還要看這感染處恢復得如何,若是恢復得好,才能排號。屆時還能申請一部分醫藥費的減免,若是到那時還是不足,也就只能厚顏開口了。眼下倒是還好,暫時無須銀兩呢。”
張宗子聽說,方才罷了,又對這乙迷好奇不已,向郝太太打探,郝太太道,“這東西似乎西洋人那裡很早就有了,還有一種叫做快樂氣的東西,只他們並不拿來做手術而已。以前買活軍就有少量製備,不過這東西要用純酒,還要硝石,還要硫酸——便是我們叫膽精的東西,這些都很貴,因此乙迷也很貴,產量不多,買活軍管得還非常嚴格,很少動用。”
“聽說本地的醫院,上一次用乙迷,還是有人得了絞腸痧,藥石罔效,眼看是救不得了,便給他開膛破肚,做了所謂闌尾切割手術,事後合攏了肚腹,居然這人還活過來了!”
“真有這樣的事嗎!”張宗子的眼睛又亮了起來,他覺得這也是非常適合刊登在第六版、第七版的內容,“此人現在還在雲縣嗎?伯母可知道姓名?”
雖然凡是年長些的女人,都免不得有喜好探問的非議,嘴裡常說的是東家長、西家短,但郝太太嘴裡的秘辛卻是不同的,張宗子覺得他往往能從中得到許多靈感,發現‘新聞’的線索。這令他對郝太太很欽佩,更覺得有些惋惜——如果郝太太的腳是好的,那麼她說不定也能做個採風使呢!
“這個人似乎是一個海商,康復後便出海去了,不知道有沒有返回,也不知為何,官府沒有大力宣揚這個事情。”郝太太也有些納悶。
這一點張宗子是知道的,“應該是害怕術後感染的關係,若是這事情傳揚得不好,許多人都想來做開腹手術,這不死人還好,皆大歡喜,死人了可能是要鬧事呢!昨晚我們開會時,六姐就有說起土法制備青黴素的事,徐先生說會盡力去做——至少要等青黴素能土產了,才好大規模地做手術。”
“可是呢,醫生也說了,若是這幾個月青黴素能夠土產,我的手術也快得多。當時還疑惑青黴素是什麼。”郝太太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