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說這葉、吳、沈三家人,如今在雲縣也安頓了一個多月了,各自的生活已然是入了正軌,連一個遊蕩的都沒有,全都在各司其職,便連沈君庸這個浪蕩子,都找了一份書記的工作,倒和吳昌逢做了同行,這裡自然是有緣故的——他們來此,除了要斡旋救人之外,多數都有求醫的目的在。
如沈君庸,要為張華清調理身體,並問子弱不養的緣故,自來看孕育的花費,就是要比別的病症貴,他和張華清兩人的收入加在一起,一個月也有兩三千文,這般按規矩扣抵,方才能有在幾年內還完的希望。
葉家的女孩兒,這裡自不必說了,就連吳昌時則也帶了自家的幾個侄女兒來放腳,不能都讓吳昌逢出診金——哪怕他們自己帶了銀兩也都不行,買活軍這裡的規矩,是從來沒有變的,如果是外來的戶口求醫,沒有買活軍的戶口本,那就要在買活軍這裡找了一份工作,以工作的薪酬來扣抵診金,除此之外,什麼銀兩厚賄都不管用,凡是私自給外人看病的,查出來就要奪沒了家產,送離本地去苦役。
這裡面的講究,則是在於買活軍這裡的診金並不昂貴,藥材也很便宜,本就是謝六姐給家僕活死人的一種福利,外人若只出了銀子,便等於是佔了謝六姐的便宜,必須要為謝六姐做一段時間的活,也算是為買活軍做了一點貢獻,方才能享受活死人的好處。其餘譬如每個月的低價蜂窩煤也好,如限價的蠟燭也罷,不拿戶口本,便要拿工作證去領,規矩是十分嚴密的。
自然了,外來人口,除非是去做體力活,否則是很難為買活軍官營的單位聘請去的,唯獨開的口子,便是在學校,如葉仲韶、吳昌時,便都是很快透過了掃盲班的考試,立刻便被編入學校,到各處去教導百姓識字認拼音——從外頭來買活軍這裡治病的,多以讀書人為主,就是這般的道理了。
做體力活,一日大約是25文,而教書一日便是35文的收入,葉仲韶和妻子沈宛君兩個人加在一起,一個月是2100文的收入,說來是不多不少,可家裡十個人口,並兩個幫傭,十二人必須賃一套大房子,一般的老宅小院根本就住不下,雲縣原本的一些大房子,現在幾乎都派了別的用場,只能由吳昌逢出面,物色了一套城外的新宅,上下兩層小樓,一個月光租金就要一千五百文,這還是主人敬慕沈編輯的名聲,略算得便宜了點,若是拿去零租,租個兩千文也是不在話下的。
要賃房子,要養活一家人,還要付兩個女兒的診金——瓊章年紀還小,沒有裹足,而且算是張華清養女,如今是不和他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