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與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康四十八年,平靜了半個世紀有餘的北國與北部鄰國的戰爭再次打響。
北國國力強盛,區區小國本不足為懼,可這一次,卻偏偏趕在了當朝天子北文帝身體抱恙之時。
北國已到新舊交替之際,全朝上下皆是人心惶惶,每個人但求自保,帶兵禦敵的將領早在幾個月前便有人告病不出。
朝堂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危急之時,當朝太子毅然決議親率兵出征,攜二皇子肅王遠赴邊疆與外敵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苦戰。
從那之後,戰況便出現了轉機。
前線告捷,勝仗不斷,就連長時間臥床不起的北文帝得知後都龍心大悅,病情有所好轉。
三日前,肅王已攜部分兵力返京,此次立功非同小可,京都百姓紛紛出城相迎,肅王大勢,無人可擋。
……
只是宮中氣氛卻遠沒有外界所傳的那般喜慶。
肅王回宮後,立刻接旨面聖,第二日,北文帝剛有好轉的病情卻陡然加重,至今昏迷不醒。
宮中勢力分為三派,一派以肅王為首,一派以太子為首,最後一派,是以北文帝義子七皇子為首。
原本,太子之勢,名正言順,朝中本不該有如此明顯的派別之爭。
問題就在太子如今雖已年過二十七,卻並未正式納妃生子。
原因只在於,太子出生那年生了場大病,時年前來為太子誦經驅邪的菩提寺住持直言,若想太子克走邪運,必須在二十七歲後才可娶妻。
北文帝早在太子出生時便為其指定了未來婚事,卻因此事,只能暫時作罷。
一個沒有納妃並誕下子嗣的太子,即便再優秀,在北文帝面前再得寵,也終究無法完全獲得群臣的支援,甚至曾經一度,有人因此向北文帝進諫,提請罷免太子之位,傳予其他皇子。
也正是因為此,作為二皇子的肅王一派多年來不斷壯大,且歷來在朝堂之上與太子一派針鋒相對。
在此情況下,唯一在朝中獨善其身,在三派之下力量最弱的七皇子,便成了一股清流。
戰事至今,七皇子一直無所動,朝中群臣都吃不准他的意圖。
七皇子對北國政事一向不輕易干涉,有人說是因為他義子的身份。
十幾年前北文帝破天荒認了別人的兒子當皇子,倘若再把龍椅交給他,那便是親手將北國拱手讓給一個外人,此舉任誰都無法輕易接受。
好在七皇子向來對這